侵润性肺结核是继发性肺结核常见类型,病变好发于两肺上叶尖后段、下叶背段,其X线表现有渗出性病变(云雾状、斑片状模糊阴影,密度淡)、增殖性病变(结节状阴影,边缘清、密度高)、干酪性病变(范围大时中心干酪样坏死,有密度高不均匀阴影及不规则透亮区即空洞形成)、纤维钙化性病变(好转时形成纤维组织增生和钙化,呈条索状、斑点状或结节状高密度影,边缘清),且不同人群如儿童、老年、妊娠期女性、有基础病史或其他疾病史患者等的X线表现有相应差异。
病变部位:好发于两肺上叶尖后段、下叶背段。这与该部位的解剖结构和血液循环特点有关,上叶尖后段和下叶背段的通气和血流相对特殊,容易成为结核杆菌定植的部位。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免疫系统和肺部发育特点,病变部位可能也有一定差异,但总体仍符合肺结核的好发规律;女性患者在激素等因素影响下,可能与男性在病变分布上无明显性别特异性差异,但生活方式如吸烟等可能影响病变的显示和发展;有基础病史如糖尿病等的患者,由于机体免疫力低下,病变可能更易扩散,X线表现可能更不典型。
渗出性病变:表现为云雾状、斑片状模糊阴影,密度较淡。这是因为结核杆菌引起的炎症反应导致肺泡内有渗出液积聚,在X线片上呈现出云雾状或斑片状的模糊影。渗出性病变的范围大小可因病情轻重而异,病情较轻时范围较小,病情较重时范围可较广泛。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肺部组织相对疏松,渗出性病变可能发展较快,需要密切观察;老年患者肺部功能减退,渗出性病变的吸收可能相对较慢。
增殖性病变:呈结节状阴影,边缘较清楚,密度较高。是结核病变在修复过程中形成的肉芽组织,结节状的增殖病灶提示病变处于相对稳定的修复阶段。增殖性病变的大小和数量也因个体差异和病情不同而有所不同。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接触粉尘等环境因素可能影响增殖性病变的转归;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的患者,由于免疫功能异常,增殖性病变的表现可能与普通人群不同。
干酪性病变:若渗出性病变范围较大,中心可发生干酪样坏死,表现为密度较高且不均匀的阴影,内可见不规则的透亮区(空洞形成)。干酪样坏死是结核病变坏死的一种类型,当坏死物质液化排出后就会形成空洞。空洞的大小和形态各异,小的空洞可能仅表现为局部的透亮区,大的空洞可占据较大肺野范围。对于妊娠期女性患者,由于身体处于特殊的生理状态,干酪性病变的处理需要特别谨慎,因为药物使用可能对胎儿产生影响;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的患者,合并侵润性肺结核时,干酪性病变的X线表现可能与单纯肺结核有所不同,需要综合考虑两种疾病的相互影响。
纤维钙化性病变:病变好转过程中可形成纤维组织增生和钙化,表现为条索状、斑点状或结节状高密度影,边缘清楚。这是病变愈合的表现,纤维组织和钙化灶的出现提示病情趋于稳定。不同年龄患者的纤维钙化性病变的表现可能有一定差异,儿童患者的钙化灶可能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不同的变化;长期吸烟的患者,即使有纤维钙化性病变,肺部可能还存在其他吸烟相关的改变,需要注意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