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尿潜血是检测尿液中红细胞相关成分的指标常见原因有生理性的剧烈运动、女性经期影响及病理性的泌尿系统疾病(如肾小球肾炎、尿路感染、结石、肿瘤)和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系统疾病)不同人群儿童、老年人、特殊生活方式人群有不同特点及注意事项发现尿潜血阳性需结合具体情况进一步完善检查明确病因并针对性处理。
一、验尿潜血的定义
验尿潜血是通过尿常规检查检测尿液中是否存在红细胞相关成分的指标,通常是利用化学方法检测到尿液中红细胞破裂后释放的血红蛋白等物质,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到尿液变红时出现的异常,提示尿液中可能存在红细胞异常增多的情况。
二、常见导致尿潜血的原因
(一)生理性因素
1.剧烈运动:长时间或高强度运动后,可能出现暂时性尿潜血,这是因为运动导致肾脏或泌尿系统微小损伤,红细胞进入尿液,一般休息后可恢复正常。
2.女性经期影响:女性在月经期时,经血可能混入尿液,从而导致尿潜血检测呈阳性,此时需避开经期再复查以明确真实情况。
(二)病理性因素
1.泌尿系统疾病
肾小球肾炎: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炎症会破坏肾小球滤过膜,使得红细胞漏出进入尿液,进而出现尿潜血,常伴有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表现。
尿路感染:细菌等病原体侵袭泌尿系统,引发炎症反应,导致尿道黏膜充血、出血,红细胞进入尿液,同时可能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泌尿系统结石:如肾结石、输尿管结石等,结石移动时会损伤泌尿系统黏膜,造成出血,引起尿潜血,通常还伴有腰腹部疼痛等表现。
泌尿系统肿瘤:例如肾癌、膀胱癌等,肿瘤组织生长过程中血管破裂出血,红细胞进入尿液,多表现为无痛性血尿(早期可能仅表现为尿潜血阳性)。
2.全身性疾病
血液系统疾病:像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会影响凝血功能,导致身体多部位易出血,包括泌尿系统,从而出现尿潜血。
三、不同人群尿潜血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出现尿潜血需格外关注,可能与先天性泌尿系统异常(如先天性肾囊肿、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等)、遗传性肾炎等有关。家长应带儿童进一步完善泌尿系统超声、肾功能等检查,明确病因,且儿童期发现异常需及时干预,避免影响生长发育。
(二)老年人
老年人出现尿潜血要高度警惕泌尿系统肿瘤,需进一步进行泌尿系统超声、膀胱镜等检查排查肿瘤情况,同时关注是否存在前列腺增生等导致的排尿异常相关问题,因为前列腺增生也可能引起尿路黏膜损伤出血,进而出现尿潜血。
(三)特殊生活方式人群
长期服用某些可能损伤肾脏的药物(如某些非甾体类抗炎药)的人群,需留意是否因药物副作用导致肾损伤出现尿潜血;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的人群,要注意运动强度,避免因过度运动引发生理性尿潜血反复出现。
四、尿潜血的进一步检查与处理
当发现尿潜血阳性时,需要结合患者具体症状、体征等进一步完善检查,如泌尿系统超声、CT、肾功能、尿红细胞形态分析等,以明确导致尿潜血的具体病因,然后针对病因进行相应处理,若是疾病因素引起则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