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痔是齿状线远侧皮下静脉丛病理性扩张或血栓形成包括结缔组织性等类型病因有久坐久站、便秘、妊娠、肛周感染常见症状为结缔组织性有皮赘增生等静脉曲张性有柔软隆起等血栓性起病突然疼痛剧烈炎性有红肿热痛等诊断靠肛门视诊结合症状必要时辅肛门指诊治疗分非手术(坐浴、外用药物、调整生活方式)和手术预防要保持良好排便习惯、注意肛周清洁、适度运动、孕期产期护理、积极治疗肛周疾病特殊人群孕妇需避免久站久坐等优先保守治疗儿童少见与不良排便习惯有关需培养良好习惯及时就医优先保守治疗。
一、外痔的定义
外痔是指发生于齿状线远侧皮下静脉丛的病理性扩张或血栓形成,主要包括结缔组织性外痔、静脉曲张性外痔、血栓性外痔和炎性外痔等类型。
二、外痔的病因
1.久坐久站:长期保持坐位或站位,影响肛门局部血液循环,易导致静脉丛淤血扩张引发外痔。2.便秘:排便困难时用力屏气,会增加腹压,阻碍肛门血液回流,促使外痔形成。3.妊娠:孕期子宫增大压迫盆腔静脉,影响肛门静脉回流,增加外痔发生风险。4.肛周感染:肛周组织反复炎症刺激可导致静脉丛纤维化,进而引发外痔。
三、外痔的常见症状
1.结缔组织性外痔:肛门缘有皮赘增生,常感肛门不适、潮湿瘙痒,易积存粪便污垢。2.静脉曲张性外痔:肛门缘可见柔软的隆起,排便或久站后隆起可增大,平卧休息后可缩小。3.血栓性外痔:起病突然,肛门部突发暗紫色圆形肿块,疼痛剧烈,坐立不安。4.炎性外痔:肛门部红肿热痛,局部有炎性水肿,排便时疼痛加剧。
四、外痔的诊断方法
主要通过肛门视诊,医生观察肛门周围有无异常隆起、肿块及皮肤改变等,结合患者症状即可初步诊断,必要时可辅以肛门指诊等检查排除其他肛周疾病。
五、外痔的治疗方式
(一)非手术治疗
1.坐浴:可用温水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每日2~3次,每次15~20分钟,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症状。2.外用药物:可使用具有消肿止痛、活血化瘀作用的外用膏剂或栓剂,减轻疼痛、肿胀等症状。3.调整生活方式:避免久坐久站,养成良好排便习惯,防治便秘,保持肛周清洁。
(二)手术治疗
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症状严重影响生活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如外痔切除术等,手术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六、外痔的预防措施
1.保持良好排便习惯:定时排便,避免久蹲,缩短排便时间,防治便秘和腹泻。2.注意肛周清洁:便后用温水清洗肛门,保持局部清洁干燥。3.适度运动:避免长期久坐,适当进行提肛运动,促进肛门局部血液循环。4.孕期及产期护理:孕妇应避免久站久坐,适当活动,保持大便通畅,减少外痔发生风险。5.积极治疗肛周疾病:及时治疗肛周炎症等疾病,防止病情迁延引发外痔。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孕妇:孕期需特别注意避免久站久坐,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以保持大便通畅,若出现外痔症状,优先采用非手术保守治疗,如坐浴等,避免盲目使用药物,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谨慎处理。2.儿童:儿童外痔相对少见,多与不良排便习惯有关,应培养其规律排便、便后清洁肛门的良好习惯,若出现相关症状,需及时就医,优先考虑非侵入性的保守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