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脓肿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原因引起:一是肛腺感染,肛窦易受损伤致细菌侵入肛腺引发炎症并扩散形成脓肿,长期便秘或腹泻、青少年等易出现;二是直肠损伤,直肠内异物损伤、肛门指诊操作不当等致黏膜或皮肤破损,细菌入侵引发感染形成脓肿,吞食异物者、医护操作不当者、儿童特殊情况等易出现;三是免疫力低下,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艾滋病患者、老年人、有先天性免疫缺陷儿童、长期熬夜过度劳累人群等易因免疫力低引发;四是肛门直肠周围组织炎症蔓延,肛周皮肤感染、外痔发炎、肛瘘等炎症蔓延至肛周围间隙形成脓肿,女性阴道炎症蔓延、儿童肛周皮肤感染未控、老年人肛周组织退行性变等易出现。
一、肛脓肿的病因阐述
肛脓肿主要是由以下几方面原因引起:
肛腺感染
机制:肛腺开口于肛管直肠交界处的肛窦处,肛窦易受损伤,如粪便擦伤等,细菌(常见的有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容易侵入肛窦并蔓延至肛腺,引起肛腺发炎。炎症进一步扩散,可形成肛周围间隙的脓肿。例如,长期便秘或腹泻的人群,粪便对肛窦的刺激频率增加,更易导致肛窦损伤,从而增加肛腺感染引发肛脓肿的风险。从年龄角度看,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生,但青少年由于肠道功能活跃,排便情况相对不稳定,肛窦受刺激机会较多,相对更容易出现肛腺感染相关的肛脓肿。
直肠损伤
机制:直肠内异物损伤、肛门指诊时操作不当等都可能导致直肠黏膜或肛管皮肤破损,细菌由此侵入组织间隙引发感染。比如,有吞食异物习惯的人群,异物可能会划伤直肠黏膜,为细菌入侵创造条件;而医护人员在进行肛门指诊等操作时,如果动作粗暴,也可能造成直肠损伤,进而引发感染形成肛脓肿。对于儿童来说,直肠损伤相对较少见,但如果有不当的玩耍行为导致直肠异物等情况,也可能引发此类问题。女性在妊娠等特殊生理时期,盆腔充血等情况可能使直肠等部位的敏感性增加,若有直肠损伤相关因素,发生肛脓肿的风险也可能有所不同。
免疫力低下
机制:当人体免疫力低下时,如患有糖尿病且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其身体对细菌的抵抗力下降,容易受到细菌感染,且感染后炎症不易控制,容易发展为肛脓肿。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系统严重受损,也极易发生各种机会性感染,包括肛周围的感染形成肛脓肿。从年龄方面,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免疫力逐渐衰退,相对年轻人更易因免疫力低下引发肛脓肿;儿童如果存在先天性免疫缺陷等情况,也会比正常儿童更容易出现因免疫力低下导致的肛脓肿问题。生活方式方面,长期熬夜、过度劳累等会使人体免疫力下降,增加肛脓肿的发病几率,例如一些长期从事高强度工作、作息不规律的人群。
肛门直肠周围组织炎症蔓延
机制:肛周皮肤感染、外痔发炎、肛瘘等肛周其他组织的炎症可蔓延至肛周围间隙引发肛脓肿。比如肛瘘患者,瘘管内的细菌不断繁殖,炎症可向周围组织扩散,导致肛脓肿形成。对于女性患者,由于生理结构相对特殊,阴道与肛门距离较近,若阴道有炎症蔓延至肛周组织,也可能增加肛脓肿的发病风险。在不同年龄阶段,比如儿童如果有肛周皮肤感染未及时控制,炎症蔓延引发肛脓肿的可能性也存在,而老年人本身肛周组织可能存在一定的退行性变化,炎症蔓延相对更易导致肛脓肿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