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CT结果有多种表现,渗出性病变为云絮状等稍低密度影且边界模糊;增殖性病变是结节状等密度增高影且边界相对清楚;干酪性病变包括小干酪灶(类圆形高密度影且内部密度不均可伴钙化)和大干酪性肺炎(肺叶或肺段大片致密影且有空气支气管征);纤维性病变呈条索状等高密度影;钙化灶是高密度点状等影且边界清楚;空洞性病变有薄壁空洞(洞壁薄、内壁光滑且周围有卫星灶)和厚壁空洞(洞壁厚、内壁可不光滑且周围炎性浸润影多),不同人群因自身状况病变表现会有差异或受影响。
一、渗出性病变表现
CT上多表现为云絮状、片状的稍低密度影,边界模糊。这是因为结核杆菌感染后,肺泡内有炎性渗出,使得肺组织的密度发生改变。在年龄较小的儿童中,由于其机体免疫反应相对较弱,渗出性病变可能更为弥漫;而对于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渗出性病变可能与基础疾病导致的肺功能状态相互影响,其渗出影的范围和表现可能有所不同。
二、增殖性病变表现
呈结节状、梅花瓣状等密度增高影,边界相对清楚。病理基础是结核病灶处有上皮样细胞、淋巴细胞等增殖形成结核结节。在性别方面,一般无明显性别差异,但不同年龄人群中,增殖性病变的出现频率可能因免疫状态不同而有差异,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增殖性病变相对不如成人典型病变那么容易识别。
三、干酪性病变表现
1.小干酪灶:表现为类圆形的高密度影,内部密度不均匀,可伴有钙化。这是由于结核病灶发生干酪样坏死,坏死物质堆积。对于有长期吸烟史的人群,其肺组织本身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损伤,干酪性病变的显示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需要结合临床进一步鉴别。
2.大干酪性肺炎:表现为肺叶或肺段的大片致密影,内见“空气支气管征”,即受累肺组织实变,而其中的支气管相对显得透亮。这种情况在免疫力极度低下的人群中更容易出现,比如艾滋病患者合并肺结核时,大干酪性肺炎的发生率可能较高。
四、纤维性病变表现
呈条索状、网状的高密度影,边界较清晰。是结核病灶修复过程中纤维组织增生所致。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肺组织本身会有一定程度的纤维化改变,此时若合并肺结核,纤维性病变可能与生理性纤维改变相互混淆,需要仔细分析CT上病变的分布、形态等特征来鉴别。
五、钙化灶表现
为高密度的点状、斑片状或结节状影,边界清楚。是结核病灶愈合的常见表现。在儿童时期感染过结核杆菌但已愈合的情况下,可能会遗留钙化灶;而对于有既往结核病史的成年人,钙化灶的存在提示既往结核感染已修复,但仍需结合临床症状判断是否有复发可能。
六、空洞性病变表现
1.薄壁空洞:洞壁较薄,厚度多在2mm左右,内壁较光滑,周围常伴有卫星灶(指病灶周围的小结核灶)。常见于结核杆菌繁殖活跃、病灶有渗出和坏死时,通过支气管排出坏死物质后形成空洞。对于妊娠期女性合并肺结核出现薄壁空洞时,需要谨慎评估抗结核治疗对胎儿的影响,因为抗结核药物可能对胎儿有一定的致畸风险。
2.厚壁空洞:洞壁厚度大于3mm,内壁可不光滑,周围有较多炎性浸润影。多提示结核病灶处于活动期,坏死物质较多。在有酗酒史的人群中,酒精可能影响肝脏对药物的代谢,若同时需要抗结核治疗,需考虑药物相互作用对肝功能的影响以及可能的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