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尿可由泌尿系统自身疾病如肾小球肾炎(多种病因损伤滤过膜致红细胞漏出,不同类型病理及表现异需肾活检明确)、尿路感染(病原体侵袭尿路黏膜致出血伴刺激症状,不同年龄段表现有差异)、尿路结石(结石移动损伤黏膜致出血,疼痛为典型表现且不同部位血尿特点不同)、泌尿系统肿瘤(中老年多见,肾癌、膀胱癌等肿瘤组织破溃出血,血尿多无痛性间断性且部分伴其他症状)引起,也可因全身性疾病中血液系统疾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因血小板数量或功能异常致出血倾向现血尿,血友病因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自幼出血且除血尿外关节肌肉等易出血)、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累及泌尿系统致肾损害现血尿且伴多系统受累表现)导致,还与药物因素(抗凝剂干扰凝血、某些抗生素致结晶尿损伤尿路黏膜可致血尿)及生理因素(剧烈运动后可现一过性血尿需排除潜在泌尿系统问题,女性经期经血污染尿液可致血尿假象,儿童血尿重点排查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老年人血尿需高度警惕肿瘤等病变)相关。
一、泌尿系统自身疾病
1.肾小球肾炎:多种病因可损伤肾小球滤过膜,导致红细胞漏出进入尿液,常见于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及继发于其他疾病(如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肾小球损害,不同类型肾炎的病理改变及临床表现有差异,需通过肾活检等检查明确具体类型。
2.尿路感染:细菌(如大肠埃希菌等)、真菌或支原体等病原体侵袭尿路黏膜,引起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等,易导致出血,常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不同年龄段人群感染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尿路感染可能症状不典型。
3.尿路结石:肾结石、输尿管结石等结石在尿路中移动时,会损伤尿路黏膜,造成黏膜出血,疼痛是其典型表现,疼痛程度与结石大小、部位等相关,不同部位结石引发血尿的特点有别。
4.泌尿系统肿瘤:肾癌、膀胱癌等肿瘤组织生长迅速,血供丰富,肿瘤表面组织易破溃出血,多见于中老年人群,血尿常为无痛性间断性发作,但也有部分患者伴有其他症状,如膀胱癌可能出现排尿困难等。
二、全身性疾病
1.血液系统疾病: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体内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凝血功能障碍,易发生出血倾向,可表现为血尿,同时皮肤、黏膜等部位可能出现瘀点、瘀斑;
血友病: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凝血过程异常,自幼可出现出血表现,除血尿外,关节、肌肉等部位也易出血,不同类型血友病的凝血因子缺乏情况不同。
2.其他全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泌尿系统,导致肾脏损害进而出现血尿,这类疾病往往伴有多系统受累的表现,如皮疹、关节痛等。
三、药物因素
某些药物的使用可能引起血尿,例如抗凝剂(如华法林等),长期或不当使用会干扰凝血机制,增加出血风险;某些抗生素(如磺胺类药物)可能导致结晶尿,损伤尿路黏膜引发血尿。
四、生理因素
剧烈运动后可能出现一过性血尿,这是因为剧烈运动导致肾脏轻微损伤或肾血管痉挛,一般休息后可缓解,但也需排除是否存在潜在的泌尿系统问题。另外,女性在月经期时,经血可能污染尿液,造成血尿的假象,需注意区分。对于不同人群,儿童出现血尿要重点排查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等情况;老年人出现血尿则要高度警惕肿瘤等病变,需及时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