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痔会引发便血、脱出、肛门不适感等症状。便血表现为排便时粪便表面带血等,不同年龄段中儿童少见,中老年易患,不良生活方式及长期腹泻病史会增加风险;脱出早期排便时脱出便后可自行回纳,青少年相对少发,中老年易发生且难回纳,长期腹压增加及有肛门直肠手术史等易致脱出;肛门不适感包括坠胀、瘙痒等,儿童相对少,中老年易出现,不注意肛门清洁等不良生活方式及有肛门湿疹病史等会加重不适感。
一、便血
表现:轻微内痔常见的症状之一是便血,多为排便时粪便表面带血,或便后滴血,血色鲜红,一般不与粪便相混。这是因为内痔的静脉丛发生曲张,排便时粪便摩擦导致曲张的静脉破裂出血。例如,研究表明,约70%-80%的内痔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便血症状。
年龄因素:不同年龄段均可发生内痔导致的便血,但儿童相对少见,因为儿童的肛管直肠结构和血管发育与成人不同,发生内痔的概率较低;而中老年人群由于肛门直肠部位的组织弹性下降等因素,更容易出现内痔便血情况。
生活方式:长期久坐、便秘、过量饮酒、喜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内痔便血的发生风险。久坐会导致肛门局部血液循环不畅,便秘时排便用力会增加腹压,从而加重内痔静脉丛的压力,容易引起出血;过量饮酒和辛辣食物会刺激肛门直肠部位,导致血管扩张,诱发便血。
病史影响:有长期腹泻病史的人群,肠道频繁蠕动可能影响肛门直肠局部的血液回流等,也可能增加内痔便血的发生几率。
二、脱出
表现:早期轻微内痔可能会在排便时脱出肛门外,便后可自行回纳。这是由于内痔组织增大,在排便时受到粪便的挤压,从肛门内脱出。比如,部分患者在排便后用手轻轻一推就能将脱出的内痔回纳到肛门内。
年龄因素:青少年时期如果有不良排便习惯等,也可能出现内痔脱出,但相对中老年较少见;中老年由于肛门括约肌等组织功能逐渐衰退,内痔脱出的情况相对更易发生且可能更难回纳。
生活方式:长期腹压增加的生活方式,如重体力劳动、慢性咳嗽等,会促进内痔的脱出。重体力劳动时腹压升高,会推动内痔脱出;慢性咳嗽导致频繁的腹压波动,也会使内痔更容易脱出肛门外。
病史影响:有肛门直肠部位手术史等病史的人群,肛门局部的解剖结构和组织功能可能受到影响,更容易出现内痔脱出的情况。
三、肛门不适感
表现:患者可感觉肛门有坠胀感、瘙痒等不适症状。坠胀感是因为内痔刺激直肠黏膜,引起反射性的坠胀感;瘙痒则是由于内痔脱出时可能会分泌一些黏液,刺激肛门周围皮肤导致瘙痒。例如,部分患者会描述肛门总有一种坠胀想排便却又排不净的感觉,同时肛门周围皮肤可能会因长期受到黏液刺激而出现瘙痒不适。
年龄因素:不同年龄人群都可能出现肛门不适感,但儿童出现肛门瘙痒等不适相对较少,因为儿童的肛门周围皮肤相对娇嫩且发生内痔的几率低;中老年人群由于身体机能下降等原因,肛门周围皮肤的敏感性可能增加,更容易出现肛门不适感。
生活方式:不注意肛门局部清洁卫生的生活方式会加重肛门不适感。长期不清洁肛门,会使黏液等污垢刺激肛门周围皮肤,导致瘙痒等不适加重;穿着不透气的内裤等也会影响肛门局部的通风,加重坠胀等不适感。
病史影响:有肛门湿疹等病史的人群,本身肛门周围皮肤就处于敏感状态,更容易因内痔的刺激而加重肛门不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