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液检查包括痰涂片抗酸染色(简便快速,找抗酸杆菌可初步诊肺结核,需规范收集标本,吸烟有干扰)和痰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准确性高,可药物敏感试验,需2-8周且保证无菌操作);影像学检查有胸部X线检查(常用筛查,可现病变部位等,儿童表现不典型)和胸部CT检查(发现微小隐蔽病变等,长期接触粉尘人群更助早期发现);结核菌素试验(PPD试验)通过皮内注射结核菌素观察反应判断,结果分阴性、弱阳性、阳性、强阳性,阳性仅示曾感染,强阳性提示可能活动结核,需结合临床,儿童及免疫抑制患者需特殊考虑;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适用于支气管结核、痰菌阴性高度怀疑肺结核等患者,操作注意患者耐受,儿童轻柔,有基础疾病者评估心肺功能。
一、痰液检查
1.痰涂片抗酸染色:这是简便快速的检查方法,若找到抗酸杆菌,结合临床可初步诊断肺结核。痰液标本的收集很重要,一般要求患者晨起后用清水漱口3次,然后用力咳出深部痰液,直接涂片。对于儿童患者,可能需要耐心协助其获取合格痰液标本,因为儿童配合度相对较低。对于有吸烟史的患者,吸烟可能会影响痰液的性状,从而对涂片结果产生一定干扰,所以检查前需尽量避免吸烟。
2.痰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准确性比痰涂片高,还可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培养需要一定时间,一般2-8周,培养过程中要注意实验室的无菌操作等条件,以保证结果的可靠性。
二、影像学检查
1.胸部X线检查:是常用的筛查方法,可发现肺部病变的部位、范围、形态等。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X线表现可能有所差异,儿童的胸部X线表现可能更不典型,需要结合临床综合判断。通过胸部X线可以初步观察肺部是否有结核病灶,如渗出、增殖、纤维化、钙化、空洞等不同形态的病变。
2.胸部CT检查:对于发现微小或隐蔽部位的病变、鉴别诊断等有重要价值。胸部CT能够更清晰地显示肺部病灶的细节,比如对于一些位于纵隔旁、肺尖等部位的病变,胸部X线可能容易漏诊,而胸部CT可以更好地发现。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接触粉尘等环境的人群,胸部CT检查可能更有助于发现早期病变。
三、结核菌素试验(PPD试验)
1.原理及方法:是通过皮内注射结核菌素,观察注射部位的反应来判断是否感染结核分枝杆菌。一般在左前臂掌侧中下1/3处进行皮内注射,48-72小时后观察结果。
2.结果判断及意义:硬结直径≤4mm为阴性,5-9mm为弱阳性,10-19mm为阳性,≥20mm或虽<20mm但局部出现水疱、坏死为强阳性。阳性结果仅表示曾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强阳性提示可能有活动性结核,但需结合临床等其他检查综合判断。对于儿童患者,PPD试验的意义更重要,因为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其结果的解读需要更加谨慎。对于有免疫抑制情况的患者,如艾滋病患者等,PPD试验可能出现假阴性等情况,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手段。
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1.适用情况:对于支气管结核、痰菌阴性但临床高度怀疑肺结核的患者等有帮助。可以直接观察支气管内病变情况,还可进行刷检、灌洗等获取标本进行检查。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患者的耐受情况,对于儿童患者,需要更加轻柔操作,减少其不适。对于有呼吸系统基础疾病的患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时需要评估其心肺功能等情况,以确保检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