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免疫球蛋白与乙肝疫苗在定义与作用机制、适用人群、接种时间与方式、持续时间上均有不同。乙肝免疫球蛋白含高效价乙肝表面抗体,直接提供抗体紧急预防,适用于特定新生儿和意外暴露人群,12小时内或24小时内肌肉注射,抗体持续2-3周;乙肝疫苗是乙肝表面抗原,刺激机体产抗体预防,适用于未感染且抗体阴性人群,按0、1、6个月程序肌肉注射,抗体持续10年以上。
一、定义与作用机制不同
乙肝免疫球蛋白:是一种含有高效价乙肝表面抗体的球蛋白,它是从健康献血员中筛选出来的,其抗体滴度应在1:1000以上。乙肝免疫球蛋白的作用机制是直接提供外源性的乙肝表面抗体,迅速与乙肝病毒结合,阻止乙肝病毒感染肝细胞,起到紧急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作用。例如,新生儿出生时,如果母亲是乙肝大三阳患者,需要在出生后12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以阻断母婴传播。
乙肝疫苗:是一种提纯的乙肝表面抗原,属于基因工程疫苗。它是通过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的抗体,当乙肝病毒入侵时,体内已有的抗体可以识别并清除乙肝病毒。乙肝疫苗接种后,可使人体产生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力,从而预防乙肝病毒感染。一般按照0、1、6个月的程序进行接种,即第一针接种后,间隔1个月接种第二针,间隔6个月接种第三针。
二、适用人群不同
乙肝免疫球蛋白:主要适用于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母亲所生的新生儿,以及意外暴露于乙肝病毒的人群,如被乙肝患者血液、体液污染了伤口的人等。对于新生儿来说,母亲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时,通过及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可以在乙肝疫苗发挥作用之前,快速中和可能存在的乙肝病毒,降低感染风险;对于意外暴露人群,如被乙肝患者血液污染的医护人员等,及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可以紧急预防乙肝感染。
乙肝疫苗:适用于所有未感染乙肝病毒且乙肝表面抗体阴性的人群,包括新生儿、儿童和成年人。新生儿是乙肝疫苗接种的重点人群,通过按程序接种乙肝疫苗,可以使其体内产生乙肝表面抗体,从根本上预防乙肝病毒感染;儿童和成年人接种乙肝疫苗也是为了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提高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力。一般来说,乙肝疫苗的接种对象没有严格的性别差异,但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接种程序可能会有一些细微调整,不过总体原则是一致的。对于有乙肝病史的人群,乙肝疫苗可能不是主要的预防手段,但如果乙肝病史稳定且符合接种指征,也可以考虑接种,但需要在医生评估下进行。生活方式方面,一般健康人群都可以接种乙肝疫苗,但如果处于发热、急性疾病期等特殊身体状况时,需要暂缓接种乙肝疫苗,待身体恢复健康后再进行接种。
三、接种时间与方式不同
乙肝免疫球蛋白:接种时间较为紧急,如新生儿接种需在出生后12小时内,越早越好;意外暴露人群则应在暴露后的24小时内接种。接种方式一般为肌肉注射,通常选择上臂三角肌部位进行注射。
乙肝疫苗:接种时间有严格的程序规定,0、1、6个月各接种一针。接种方式也是肌肉注射,同样选择上臂三角肌部位。例如,第一针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二针在第一针接种后的1个月接种,第三针在第一针接种后的6个月接种。
四、持续时间不同
乙肝免疫球蛋白:其提供的抗体持续时间相对较短,一般为2-3周左右。因为它是外源性输入的抗体,会逐渐被人体代谢清除。
乙肝疫苗:接种后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持续时间较长,一般可达到10年以上。当然,抗体滴度会随着时间逐渐下降,但即使抗体滴度较低,机体的免疫系统在再次接触乙肝病毒时,仍能较快地做出免疫反应,清除乙肝病毒。不过,对于抗体滴度较低的人群,可以通过检测乙肝五项,根据抗体情况考虑加强接种乙肝疫苗,以维持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