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有多种症状表现,咳嗽是常见症状,多为慢性且超2-3周需警惕;多数患者伴咳痰,病情重时可为脓性痰且部分带血;部分患者有咯血,量可多可少;常出现午后低热,37.3-38℃,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还常夜间盗汗,由感染致代谢和神经功能失调引起,不同人群表现不同。
一、咳嗽
阐述:肺结核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咳嗽,通常为较长时间的慢性咳嗽。一般咳嗽持续2-3周以上,如果没有明确的其他病因,就需要警惕肺结核的可能。在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约80%以上的肺结核患者会出现咳嗽症状。其机制主要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肺部后,引起肺部炎症反应,刺激呼吸道黏膜,导致咳嗽反射。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肺结核患者咳嗽可能相对不典型,而成年人咳嗽症状相对容易被察觉。长期吸烟的人群如果出现咳嗽,合并肺结核时咳嗽症状可能会被吸烟引起的咳嗽所掩盖,需要仔细鉴别。有基础肺部疾病病史的人群,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出现咳嗽加重且持续不缓解时,要考虑合并肺结核的可能。
二、咳痰
阐述:多数肺结核患者会伴有咳痰症状。痰液一般为白色黏液痰,但在病情较重时,可能会出现脓性痰。痰中可能带有少量血丝,这是因为结核病变使肺部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破裂导致少量出血。研究表明,约30%-50%的肺结核患者会有咳痰带血的表现。儿童肺结核患者咳痰相对较少,可能以咳嗽为主,而成年人咳痰相对明显。对于女性患者,月经周期等因素一般不直接影响咳痰情况,但如果在月经期间出现咳痰加重等情况,需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是否与肺结核相关。生活在空气污染较严重地区的人群,本身痰液可能会增多,此时出现咳痰异常改变,更要警惕肺结核。有肺结核密切接触史的人群出现咳痰异常时,应高度重视。
三、咯血
阐述:部分肺结核患者会出现咯血症状,咯血量可多可少。少量咯血表现为痰中带血,大量咯血则较为危险,可能会导致窒息等严重后果。咯血的发生是由于结核病变侵蚀肺部血管,使血管破裂出血。在肺结核患者中,约10%-20%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咯血。儿童肺结核患者咯血相对较少见,一旦出现咯血需引起重视,因为儿童病情变化可能较快。老年肺结核患者咯血时,由于其心肺功能相对较弱,发生大咯血导致窒息等并发症的风险更高。有高血压、心脏病病史的肺结核患者出现咯血时,需要特别注意,因为咯血可能会诱发心脑血管事件。
四、低热
阐述:肺结核患者常出现午后低热,体温一般在37.3-38℃之间,这是肺结核较为特征性的全身症状之一。其机制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人体后,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不同年龄人群低热表现有所不同,儿童肺结核患者体温波动可能相对较大,老年人由于体温调节能力下降,低热表现可能不典型,有时体温可能仅轻度升高或正常。女性患者在月经周期中,基础体温会有一定波动,此时如果出现低热,需要排除是否与肺结核相关。长期处于紧张、劳累生活方式的人群,自身免疫力相对较低,更容易出现低热等肺结核相关症状,当出现低热且伴有其他肺结核可疑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排查。
五、盗汗
阐述:肺结核患者还常出现夜间盗汗的情况,即睡眠中出汗,醒后汗止。这是因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机体代谢紊乱和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所致。儿童肺结核患者盗汗表现可能较为明显,由于儿童新陈代谢旺盛,睡眠中更容易出汗。老年肺结核患者盗汗时,要注意防止受凉感冒,因为盗汗后皮肤潮湿,容易引发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女性患者在更年期时,本身可能会出现盗汗等症状,此时如果合并肺结核,盗汗症状可能会加重,需要区分是更年期综合征还是肺结核引起的盗汗。生活不规律、经常熬夜的人群,自身免疫力下降,出现盗汗时更要警惕肺结核等疾病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