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周脓肿的发生与肛腺感染、肛周皮肤感染扩散、全身性感染累及肛周有关。肛腺位于肛管直肠周围且开口于肛窦,儿童肛腺发达、肠道屏障弱,成年人不良生活习惯等易致肛窦感染累及肛腺;肛周皮肤破损细菌可入侵扩散,不同人群受影响不同;身体其他部位严重感染细菌可血行至肛周引发炎症形成脓肿,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相关风险。
一、肛腺感染
1.肛腺的解剖位置与功能关联
肛腺位于肛管直肠周围,开口于肛窦。肛窦易受粪便等污染,若肛窦发生炎症,细菌可侵入肛腺。肛腺是一种管状腺体,其分泌的黏液等物质有助于润滑肠道,但当肛窦感染累及肛腺时,就为肛周脓肿的形成埋下了隐患。从年龄因素来看,儿童的肛腺相对发达,且肠道屏障功能相对较弱,更易发生肛窦感染进而累及肛腺引发肛周脓肿;而成年人虽然肛腺相对不似儿童那么发达,但不良的生活习惯等仍可能导致肛窦感染波及肛腺。
2.细菌感染引发肛腺炎症过程
常见的引起肛窦感染的细菌有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当这些细菌侵入肛窦后,会引起肛窦的炎症反应,炎症进一步向肛腺蔓延,导致肛腺发炎。炎症会使肛腺分泌物流出不畅,炎症逐渐加重,形成脓肿的初始阶段。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久坐、便秘或腹泻等情况会增加肛窦受粪便污染的机会,从而提高肛腺感染的风险。例如,长期便秘的人,粪便干结,在排出过程中容易擦伤肛窦,为细菌侵入创造条件;而长期腹泻的人,肠道内的细菌等刺激物频繁刺激肛窦,也易引发肛窦炎症。
二、肛周皮肤感染扩散
1.皮肤破损与细菌入侵关系
肛周皮肤若有破损,如搔抓、外伤等,细菌可通过破损处侵入肛周组织。比如,一些人因肛周瘙痒而过度搔抓,导致皮肤破损,细菌就会趁机进入皮下组织或深部间隙,引发感染并逐渐扩散形成肛周脓肿。从性别角度看,不同性别的人肛周皮肤破损的原因可能略有不同,但总体来说,皮肤破损都是细菌入侵的重要途径。在病史方面,如果患者本身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其机体的免疫力相对较低,皮肤破损后更容易发生感染扩散,因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不佳时,白细胞的功能会受到影响,不利于机体对细菌的清除,从而使感染更易向肛周脓肿方向发展。
2.感染扩散的途径与范围
细菌侵入肛周皮肤后,会沿着皮下组织、筋膜间隙等部位扩散。感染可在肛周的不同间隙蔓延,如坐骨直肠间隙、骨盆直肠间隙等。感染扩散的范围与细菌的毒力、机体的免疫力以及感染发生的部位等因素有关。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肛周组织相对疏松,感染扩散的速度可能比成年人更快,需要更加密切地关注病情变化;而老年人如果有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等,感染扩散后可能会对全身状况产生更严重的影响,因为老年人的机体储备功能相对较弱,感染引发的全身炎症反应可能更难控制。
三、全身性感染累及肛周
1.血行感染的机制
当身体其他部位发生严重感染时,细菌可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肛周组织。例如,患有疖、痈等皮肤感染性疾病时,细菌可进入血液,随着血液循环流经肛周区域,在肛周组织中定植并引发感染。从年龄因素考虑,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血行感染累及肛周的风险相对较高,因为其免疫系统对细菌的清除能力较弱;而对于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如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身体抵抗力较差,血行感染累及肛周的可能性也会增加。
2.感染累及肛周后的病理变化
细菌到达肛周后,会引起局部的炎症反应,导致组织充血、水肿、白细胞浸润等。随着感染的进一步发展,炎症部位会逐渐形成脓液,从而形成肛周脓肿。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熬夜、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会降低机体的免疫力,使身体更易受到全身性感染的影响,进而增加肛周脓肿由全身性感染累及的风险。例如,长期熬夜会打乱人体的生物钟,影响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使机体对细菌的抵御能力下降;缺乏运动则会导致身体的代谢功能减弱,也不利于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