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血症有全身感染中毒症状,包括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以上,新生儿等体温表现不典型)、寒战(革兰阴性菌感染时常见)、精神状态改变(如精神萎靡等);有局部感染表现,如原发感染灶(皮肤黏膜、呼吸道等感染表现)、迁徙性病灶(如肺炎、关节炎等);还会有各系统受累表现,消化系统有食欲减退等,心血管系统有心率增快等,神经系统有嗜睡等症状
一、全身感染中毒症状
(一)发热
1.表现:败血症患儿多有发热症状,体温可高达39℃-40℃以上,且多为持续高热,体温波动较小,部分新生儿及免疫功能低下的患儿可能体温不升,这与患儿自身免疫状态及感染病原体的毒力等因素有关。例如,研究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败血症,患儿发热较为典型,体温升高明显且持续时间较长。
2.年龄影响:对于新生儿,由于其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感染败血症时发热表现不典型,可能仅表现为体温不稳定,需要密切监测体温变化来早期发现病情。
(二)寒战
1.表现:部分患儿会出现寒战,表现为肌肉不自主地抖动,这是因为病原体及其毒素等刺激机体,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引起骨骼肌收缩产热。在革兰阴性菌感染导致的败血症中,寒战较为常见。
2.性别差异:一般无明显性别差异,但不同性别患儿对感染的反应可能因个体差异存在一定不同,但寒战表现本身无特定性别倾向。
(三)精神状态改变
1.表现:患儿可出现精神萎靡、烦躁不安、哭闹不止等情况。这是由于败血症导致全身炎症反应,毒素等物质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例如,婴儿患败血症时,可能原本活泼的婴儿突然变得不爱活动,反应迟钝。
2.生活方式关联:如果患儿之前生活作息规律,感染败血症后精神状态改变与感染引起的身体不适及代谢紊乱等有关,需要家长密切关注孩子日常精神状态的变化。
二、局部感染表现
(一)原发感染灶
1.皮肤黏膜感染:如皮肤有破损处,可能出现局部红肿、化脓等表现,常见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败血症,细菌可通过皮肤破损处侵入血液;若为脐炎引起的败血症,可见脐带残端发红、有脓性分泌物等。
2.呼吸道感染:部分患儿可能有呼吸道感染的表现,如咳嗽、流涕等,但这往往是继发于败血症的全身感染,而原发的呼吸道感染灶可能不明显,需要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
(二)迁徙性病灶
1.表现:如果感染扩散,可能出现迁徙性病灶,如肺炎、关节炎、骨髓炎等。例如,细菌可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肺部引起肺炎,表现为咳嗽、气促、肺部啰音等;到达关节可引起关节炎,出现关节红肿、疼痛、活动受限等。
2.病史影响:若患儿既往有皮肤感染、呼吸道感染等病史,在出现败血症相关症状时,更要考虑迁徙性病灶的可能,需要详细询问病史并进行相关检查。
三、各系统受累表现
(一)消化系统
1.表现:患儿可出现食欲减退、呕吐、腹泻等症状。这是因为败血症引起全身炎症反应,影响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胃肠蠕动及消化吸收功能紊乱。例如,小婴儿患败血症时,可能原本吃奶正常,突然出现拒奶、频繁呕吐等情况。
2.年龄与生活方式:新生儿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感染败血症后消化系统症状可能更为明显,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的吃奶情况、呕吐及腹泻次数等。
(二)心血管系统
1.表现:病情严重时可出现心率增快、血压下降等表现,严重者可发生感染性休克。这是由于病原体毒素及炎症介质作用于心血管系统,导致心肌损伤、血管扩张及通透性增加等。例如,革兰阴性菌释放的内毒素可引起血管内皮损伤,导致休克发生。
2.特殊人群:对于有基础心血管疾病的患儿,感染败血症后心血管系统受累的风险更高,需要密切监测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三)神经系统
1.表现:部分患儿可出现嗜睡、惊厥、前囟饱满等神经系统症状。这是因为细菌毒素及炎症可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脑膜刺激征等。例如,化脓性脑膜炎可作为败血症的并发症出现,表现为神经系统异常。
2.年龄因素:婴幼儿前囟未闭,感染败血症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时,前囟饱满是较为典型的表现,需要及时进行神经系统相关检查,如腰椎穿刺等,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