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晚期有局部症状、全身症状、转移相关症状及特殊人群情况。局部症状包括肠道相关症状(便血、排便习惯改变、肠道梗阻)和局部肿块表现;全身症状有消瘦乏力、贫血、发热;转移相关症状涵盖肝转移(右上腹疼痛、黄疸、肝大)、肺转移(咳嗽、咳痰、咯血、胸痛)、骨转移(转移部位骨骼疼痛、病理性骨折);特殊人群中老年患者症状不典型、耐受差,女性患者可能有妇科相关症状,有基础病史患者易加重基础病负担。
一、局部症状
(一)肠道相关症状
1.便血:是直肠癌晚期常见症状之一,肿瘤表面破溃出血,血液与粪便混合,便血颜色多为暗红色或鲜红色,出血量可多可少,严重时可导致贫血。研究表明,约70%-80%的直肠癌患者会出现便血症状,随着肿瘤进展,便血情况可能会加重。
2.排便习惯改变:包括便意频繁、排便不尽感、腹泻或便秘等。肿瘤刺激肠道,使肠道功能紊乱,患者可出现每天排便次数增多,且排便后仍有肛门坠胀感;也可能出现大便干结、排便困难等便秘表现。例如部分患者可能原本排便规律,晚期变为每天排便3-5次甚至更多,且总有排不干净的感觉。
3.肠道梗阻症状:肿瘤增大到一定程度可引起肠道梗阻,表现为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若为完全性肠梗阻,症状会较为严重,患者腹部膨隆,肠鸣音亢进等,这是由于肿瘤阻塞肠道,使肠内容物通过障碍所致。
(二)局部肿块表现
晚期直肠癌可在腹部摸到肿块,质地较硬,表面不光滑,活动度差。若肿瘤侵犯周围组织,还可能导致局部疼痛,疼痛部位多与肿瘤所在部位相关,如肿瘤位于直肠下段,可能出现会阴部疼痛等。
二、全身症状
(一)消瘦、乏力
由于肿瘤消耗机体能量,患者会出现体重下降、消瘦明显,同时伴有全身乏力,活动耐力降低。这是因为肿瘤细胞增殖迅速,不断摄取机体营养物质,而患者进食可能因肠道症状受到影响,导致营养摄入不足,进而出现恶病质表现,体重可在短期内明显减轻,例如几个月内体重下降5-10公斤甚至更多。
(二)贫血
长期慢性失血(如便血)可引起贫血,患者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心慌、气短等。血红蛋白水平会逐渐降低,严重贫血时可影响各个脏器的功能,如心脏因缺血缺氧出现心率加快、心悸等症状。
(三)发热
部分患者可出现发热,多为低热,体温一般在37.5℃-38.5℃之间,可能与肿瘤坏死物质吸收有关;若合并感染,可出现高热,体温可达39℃以上。
三、转移相关症状
(一)肝转移症状
如果发生肝转移,患者可能出现右上腹疼痛、黄疸(皮肤和巩膜黄染)、肝大等表现。肝脏是直肠癌常见的转移部位,肿瘤转移至肝脏后,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导致胆红素代谢异常,出现黄疸;肿瘤侵犯肝组织可引起右上腹隐痛或胀痛等。
(二)肺转移症状
肺转移时,患者可出现咳嗽、咳痰、咯血、胸痛等症状。肿瘤转移到肺部,刺激肺部组织,引起咳嗽,若侵犯肺部血管,可出现咯血,肿瘤侵犯胸膜可导致胸痛等。
(三)骨转移症状
骨转移时,患者相应转移部位的骨骼会出现疼痛,如腰椎转移可引起腰痛,骨盆转移可导致骨盆区域疼痛,严重时可发生病理性骨折。肿瘤细胞转移至骨骼,破坏骨组织,引起疼痛,随着病情进展,骨骼强度下降,容易发生骨折。
四、特殊人群情况
(一)老年患者
老年直肠癌晚期患者上述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被忽视。例如老年患者可能本身有一些基础疾病,如便秘、贫血等,直肠癌引起的便血、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可能被误认为是基础疾病所致。同时,老年患者机体功能衰退,对肿瘤消耗的耐受能力更差,消瘦、乏力等全身症状可能更为明显,而且在治疗耐受性方面也相对较差,需要更加谨慎地选择治疗方案。
(二)女性患者
女性直肠癌晚期患者在出现上述一般症状外,若肿瘤侵犯周围生殖系统组织,可能出现一些与妇科相关的症状,如阴道分泌物异常、月经紊乱等,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在治疗过程中,需要考虑女性的生理特点,如内分泌等对治疗的影响。
(三)有基础病史患者
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直肠癌晚期患者,出现贫血、发热等情况时,更容易加重心血管系统的负担,可能诱发心功能不全等并发症。而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肿瘤消耗及治疗过程中可能影响血糖控制,需要密切监测血糖,调整降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