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自测的方法及相关指标,包括抗原自测和核酸自测的适用人群、操作步骤、结果意义;还阐述了自测注意事项,分一般人群和特殊人群;同时说明了自测后的后续处理,阳性结果要隔离报告和健康监测,阴性结果要继续防护和关注症状。
一、自测方法及相关指标
(一)抗原自测
1.适用人群:出现症状5天以内的人员。
2.操作步骤:
先用卫生纸擤去鼻涕,小心拆开鼻拭子外包装,避免手部接触拭子头。
头部微仰,一手执拭子尾部贴一侧鼻孔进入,沿下鼻道的底部向后缓缓深入1-1.5厘米后,贴鼻腔旋转至少4圈(停留时间不少于15秒),随后以同一拭子对另一鼻腔重复相同操作。
将采集好的鼻拭子立即放入采样管中,拭子头应在保存液中旋转混匀至少30秒,同时用手隔着采样管外壁挤压拭子头至少5次,确保样本充分洗脱于采样管中。
用手捏住采样管尾部,将拭子弃去,旋紧采样管盖子,将液体垂直滴入检测卡样本孔中。
等待15-20分钟读取结果,结果判读需在30分钟内完成。
3.结果意义:
阳性:两条C和T区带显色,无论T区颜色深浅,均为阳性结果。
阴性:仅C区带显色,T区无带为阴性结果。
无效:C区无带,无论T区是否显色,结果无效,需重新采样检测。
(二)核酸自测
1.适用人群:具备自我采集鼻咽拭子能力的人员。
2.操作步骤:
采样前先清洁双手,头部微仰,手持采样拭子贴一侧鼻孔进入,沿下鼻道的底部向后缓缓插入1-1.5厘米后,再旋转4-5圈(至少15秒),然后使用同一拭子对另一鼻孔重复相同操作。
将采集好的拭子立即放入含有保存液的采样管中,在保存液中旋转混匀,同时用手隔着采样管外壁挤压拭子头至少5次,确保样本充分洗脱。
旋紧采样管盖子后,将采样管中的液体滴入检测卡的样本孔中。
等待规定时间后读取结果,同样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判读。
3.结果意义:与抗原自测类似,阳性表示检测到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阴性表示未检测到,无效则为不符合检测要求的情况。
二、自测注意事项
(一)一般人群注意事项
1.采样环境:应在清洁、通风良好的房间内进行采样,避免在温度过低或过高、灰尘较大等环境中操作,防止影响采样效果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个人卫生:采样前要洗净双手,避免手部污染拭子等采样工具。采样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防止交叉污染。
3.结果解读:自测者要清楚知晓阳性、阴性及无效结果的判读标准,若对结果有疑问,不可自行随意判断,应按照相关规定进一步进行复核等操作。
(二)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进行自测时需要家长协助,要选择合适的时机,避免儿童因不配合而导致采样不顺利。由于儿童的鼻腔等较为娇嫩,家长协助采样时动作要轻柔,尽量安抚儿童情绪,减少其不适感。同时,要注意儿童在采样后的防护等,避免因自测过程中的操作不当给儿童带来额外的伤害。
2.老年人:老年人可能存在操作不熟练、身体协调能力差等情况,家属或相关照护人员应在一旁协助完成自测操作。要确保采样过程平稳,避免因操作不当引起老年人身体不适。对于视力、听力等有障碍的老年人,要采用合适的方式进行指导和沟通,保证自测能够顺利进行。
3.患有基础疾病者:患有呼吸系统等基础疾病的人员在自测时,要密切关注自身身体状况,若在采样过程中出现呼吸困难、胸闷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采样操作,并采取相应的缓解措施。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需及时就医。
三、自测后的后续处理
(一)阳性结果处理
1.隔离与报告:自测结果为阳性的人员,应立即做好自我隔离,避免与他人接触,并及时向当地社区、疾控部门等报告自己的检测结果,按照相关防控要求进行进一步的核酸检测复核等流程,以便明确诊断和接受相应的防控管理措施。
2.健康监测:阳性人员要密切监测自身健康状况,包括体温、症状等情况。如果出现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加重的情况,要及时就医,接受进一步的治疗。
(二)阴性结果处理
1.继续防护:即使自测结果为阴性,也不能放松防护措施,仍然需要继续做好个人防护,如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注意手部卫生等,因为存在假阴性的可能。
2.症状持续关注:如果出现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相关症状,如持续发热、咳嗽等,即使自测结果为阴性,也建议进一步进行核酸检测等检查,以明确是否感染,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