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节病与肺结核在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及特殊人群情况等方面存在差异。肺结节病病因未完全明了,有遗传和环境因素,症状多样,影像学有特定表现,实验室检查有相应特点,诊断靠多方面并需排除其他病;肺结核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有典型症状及影像学表现,实验室可通过痰检等确诊,需与相关病鉴别,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妊娠期女性有各自特点。
一、病因方面
1.肺结节病: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如感染、职业暴露等)有关,是一种多系统累及的肉芽肿性疾病,遗传易感性在其发病中可能起到一定作用,环境中的某些抗原物质可能触发了异常的免疫反应导致发病。
2.肺结核: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结核分枝杆菌通过空气传播,当人体吸入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的飞沫后,结核分枝杆菌在肺部定植、繁殖,从而引发肺结核,有明确的病原体。
二、临床表现方面
1.肺结节病:症状多样,多数患者起病隐匿,可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咳嗽、咳痰、气短、乏力、发热、盗汗等症状,还可能出现皮肤结节红斑、眼部病变等肺外表现,不同患者表现差异较大,症状的严重程度和具体表现与病情累及的器官和范围有关。例如,当累及眼部时可能出现视力模糊等表现;累及皮肤时皮肤结节红斑多为对称性,多见于面颈部、肩部或四肢。
2.肺结核:常见症状有咳嗽、咳痰两周以上或痰中带血,部分患者有低热、盗汗、乏力、消瘦等全身症状,病情较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等表现。不同类型的肺结核临床表现有所差异,如原发型肺结核多发生于儿童,症状相对较轻;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可出现高热、寒战等全身中毒症状;继发型肺结核症状表现多样。
三、影像学表现方面
1.肺结节病:胸部X线检查可见双侧肺门淋巴结肿大,呈对称性,肺部可见网状、结节状阴影等。胸部CT检查能更清晰地显示病变情况,典型表现为双肺弥漫性分布的微小结节、网格影、磨玻璃影等,可累及胸膜,出现胸膜增厚等表现,病变分布具有一定特点,多从肺门向周围呈放射状分布。
2.肺结核:影像学表现多样,原发型肺结核可见原发综合征,即肺内原发病灶、引流淋巴管炎和肿大的肺门淋巴结组成的哑铃状阴影;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在X线或CT上可见两肺弥漫性分布的粟粒状阴影,大小、密度、分布均匀;继发型肺结核常见浸润性病灶(如云雾状阴影)、干酪样坏死灶(可见密度较高、边界清楚的块状影)、空洞形成(可见透亮区)等,病变多发生在上叶尖后段和下叶背段。
四、实验室检查方面
1.肺结节病:血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SACE)活性增高有一定参考价值,但并非特异性指标。结核菌素试验(PPD试验)多为阴性或弱阳性,血清学检查结核相关抗体多为阴性。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可见淋巴细胞增高,尤其是CD4T淋巴细胞增高明显。
2.肺结核: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对诊断有提示意义,但阴性也不能排除肺结核。痰涂片抗酸染色找结核分枝杆菌是简单快速的确诊方法之一,若痰中找到结核分枝杆菌可确诊。血清结核抗体检测有一定辅助诊断价值,部分患者γ-干扰素释放试验(如T-SPOT.TB)呈阳性。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方面
1.肺结节病: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等。需要排除其他引起肺门淋巴结肿大和肺部结节的疾病,如肺结核、肺癌、淋巴瘤等。组织病理学检查是金标准,表现为非干酪样坏死性肉芽肿。
2.肺结核:诊断主要依据病史、症状、影像学表现、痰结核菌检查等。需要与肺结节病、肺炎、肺癌等疾病鉴别。与肺结节病鉴别时,肺结核有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证据,组织病理学为干酪样坏死性肉芽肿等可资鉴别。
特殊人群情况
1.儿童:儿童患肺结节病相对少见,临床表现可能不典型,需要结合详细的病史、家族史及全面检查来鉴别。儿童患肺结核时,原发型肺结核较为常见,由于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相对较多见,在诊断和鉴别时要考虑儿童的特殊生理状况,重视结核菌素试验等检查,但需注意儿童PPD试验阳性可能是接种卡介苗后的正常反应,要综合判断。
2.老年人:老年人肺结节病和肺结核的临床表现可能不典型,老年人肺结节病症状可能被其他基础疾病掩盖,而老年人肺结核可能因免疫力低下,病情进展较快,影像学表现可能不典型,在诊断时要详细询问病史,包括接触史等,全面进行各项检查以明确诊断。
3.妊娠期女性:对于妊娠期女性出现肺部病变时,鉴别肺结节病和肺结核需要谨慎考虑检查的安全性。肺结节病的诊断需权衡组织病理学检查的风险,肺结核的诊断要考虑抗结核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在诊断过程中要多学科会诊,选择对胎儿影响最小的检查方法和诊断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