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增生性肠息肉是什么意思

来源:民福康

结肠增生性肠息肉是常见的结肠息肉类型,由结肠黏膜上皮细胞过度增生形成,一般较小、外观多为丘状或半球形。其病因包括年龄增长、不良生活方式、遗传因素、肠道慢性炎症等,多数患者无症状,少数较大息肉可能引发便血、排便习惯改变、腹痛等症状。诊断方法有结肠镜检查、钡剂灌肠造影、粪便潜血试验等,治疗上,小的无症状增生性息肉可观察随访,较大、有症状或有恶变倾向的息肉需手术切除。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孕妇、有基础疾病者在治疗时需特殊注意,预防方面可通过健康饮食、规律作息、适量运动及定期体检等措施来降低患病风险。

一、结肠增生性肠息肉的定义

结肠增生性肠息肉是一种常见的结肠息肉类型,它是指发生在结肠黏膜表面突出到肠腔内的隆起状病变,通常由结肠黏膜上皮细胞过度增生形成。这些息肉一般较小,多数直径在0.5厘米以下,外观多为丘状、半球形,表面光滑,颜色与周围正常黏膜相似。

二、病因

1.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结肠黏膜的代谢和修复功能逐渐下降,细胞容易出现异常增生,因此中老年人患结肠增生性肠息肉的概率相对较高。

2.生活方式:长期的不良生活方式,如高脂、高蛋白、低纤维饮食,会使肠道蠕动减慢,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延长,有害物质对结肠黏膜的刺激增加,从而增加息肉发生的风险。此外,长期吸烟、酗酒以及缺乏运动等也与息肉的发生有关。

3.遗传因素:部分患者存在家族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有结肠息肉或结直肠癌患者,其亲属患结肠增生性肠息肉的可能性会增加。

4.肠道慢性炎症:长期的肠道慢性炎症,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会持续刺激结肠黏膜,导致黏膜上皮细胞反复损伤和修复,进而引发细胞异常增生形成息肉。

三、症状

多数结肠增生性肠息肉患者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往往是在进行结肠镜检查或因其他疾病进行腹部手术时偶然发现。少数情况下,较大的息肉可能会引起一些症状,如便血,通常为少量鲜红色血液附着在粪便表面;排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两者交替出现;腹痛,多为隐痛或胀痛,疼痛部位多在脐周或下腹部。

四、诊断

1.结肠镜检查:这是诊断结肠增生性肠息肉的金标准。通过结肠镜可以直接观察到结肠内息肉的大小、形态、数量及部位,并可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息肉的性质。

2.钡剂灌肠造影:对于不能耐受结肠镜检查的患者,钡剂灌肠造影可以作为一种替代检查方法。它可以显示结肠内的充盈缺损,提示息肉的存在,但对于较小的息肉可能容易漏诊。

3.粪便潜血试验:可作为一种初步的筛查方法。如果粪便潜血试验阳性,提示可能存在肠道出血,需要进一步检查以明确病因。

五、治疗

1.观察随访:对于较小、无症状且病理检查确诊为增生性息肉的患者,一般不需要立即进行手术治疗,可以定期进行结肠镜检查,观察息肉的变化情况。如果息肉在随访过程中没有明显变化,可以继续观察;如果息肉增大或出现症状,则需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手术治疗:对于较大的息肉(直径大于1厘米)、有症状的息肉或病理检查提示有恶变倾向的息肉,通常需要进行手术切除。手术方式包括内镜下息肉切除术、腹腔镜手术或开腹手术等,具体手术方式需要根据息肉的大小、部位及患者的身体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较差,手术耐受性相对较低。在进行治疗决策时,需要充分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肝肾功能等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同时,老年人在术后恢复过程中可能较慢,需要加强营养支持和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2.儿童:儿童患结肠增生性肠息肉相对较少,但如果发现,治疗方案需要更加谨慎。由于儿童的肠道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手术操作需要更加精细,以减少对肠道的损伤。在治疗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尽量选择创伤小、恢复快的治疗方法。

3.孕妇:孕妇在孕期发现结肠增生性肠息肉,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孕妇和胎儿的安全。如果息肉较小且无症状,可以在孕期密切观察,待分娩后再进行处理;如果息肉较大或出现严重症状,需要多学科团队(妇产科、外科、消化内科等)共同评估,权衡手术的利弊,选择合适的时机和方式进行治疗。

4.有基础疾病者:如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在治疗结肠增生性肠息肉前,需要先控制好基础疾病,以降低手术风险。在术后,要密切监测基础疾病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七、预防

1.健康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减少高脂、高蛋白食物的摄入。

2.规律作息: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

3.适量运动:坚持适量的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保持肠道健康。

4.定期体检:定期进行结肠镜检查,尤其是有家族遗传史、长期不良生活方式或肠道慢性炎症等高危因素的人群,以便早期发现和处理结肠增生性肠息肉。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结肠息肉
结肠息肉主要是指患者结肠黏膜层出现的隆起性病变,结肠息肉的发生可能与遗传、基因突变、慢性炎症刺激等原因有关。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肠息肉0.3cm要不要切除?
姜金波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单个直肠息肉癌变可能性不高,有条件的患者可以在肠镜检查时顺便将息肉切除,以防息肉出现病变。息肉的类型可分为腺瘤性息肉、炎症性息肉、绒毛状腺瘤、错构瘤等,在没有经过病理结果分析前统称为息肉,与肠道炎症感染、家族史或是接触放射性物质等因素有关。如果患者息肉小于1cm,且为单发性息肉,可不用手术,定期复查
肠息肉一定要切除吗?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不一定需要切除。结肠息肉的类型较多,其中增生性息肉通常不会引起明显的症状表现,一般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患者定期复查即可。如果属于炎症性息肉,经过有效的抗炎治疗干预原发病后,息肉通常会自行消失,也不需要进行手术切除。但是如果患者存在家族性腺瘤性息肉,这类息肉癌变的风险较高,建议患者尽早通过外科
肠息肉和年龄有关吗?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的发生和年龄是有一定的关系的,年龄的增长可能会提高患结肠息肉的几率。结肠息肉发病的具体病机并不明确,但是多与炎症刺激、遗传或者基因突变等原因有关,而长期高脂肪低纤维饮食,经常抽烟酗酒,还有年龄增长,都可能会影响结肠功能,导致结肠上局部组织老化脱落,或者异常增殖,引起结肠息肉生长。除此之外,过
肠息肉切除后还会癌变吗?
朱希山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切除后一般不会发生癌变。结肠息肉的类型较多,其中增生性息肉症状不明显,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切除后通常不会反复发作。而炎症性息肉在炎症反应消退后可能会随之消失,癌变的几率也很低。如果患者存在腺瘤性息肉,则存在一定癌变的趋势,但是如果患者能够尽早切除,术后癌变的几率也会降低,不需要过分担心。患者
广基结肠息肉是指什么?
姜雨刚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广基结肠息肉属于良性的结肠息肉,只是广基结肠息肉的基底部相对比较宽,而且相对更加容易癌变。在临床上多考虑是由于长时间慢性炎症刺激造成的,会造成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有粘液以及脓血便。在临床上一旦发现广基结肠息肉就建议尽早采取手术摘除,避免术后后期恶变。同时在术后三个月需要复查下电子结肠镜,因为息肉很容易
做过肠息肉手术后还会复发吗?
姜雨刚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大部分情况下,肠息肉手术后不会复发或者复发的概率很低。但如果表现出以下情况,也不能排除肠息肉复发的可能性。第一,如果手术没有完全切除肠息肉,特别是没有完全切除肠息肉的基底部分,息肉可能会再次生长。第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注意及时改变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如吃辛辣、刺激性和油腻的食物,可能会造成肠息肉
做了肠息肉手术后注意事项吃什么?
姜雨刚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做了肠息肉手术之后,主要就是要注意多休息,尽量防止过多的劳动。此外,做了肠息肉手术之后,在饮食上尽量还是以柔软好消化的食物为主,少吃油炸的食品,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防止疲劳和熬夜的发生。此外,在肠息肉手术之后,一定要防止过于干硬的食物,饮食上一定要做到细嚼慢咽。平时也一定要注意保持生活习惯,饮食习
肠息肉手术费是多少?
姜雨刚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肠息肉手术费对于不同的医院及地区,具体费用也不一样。拿三甲医院举例来说,做息肉电切至少需要花费两三万,包括检查费,手术费,麻醉费用及药品等医疗费用,还是说全程顺利,息肉单发且不大。手术费用首先跟病人整体健康情况,息肉大小数目及有无癌变等因素有直接关系,根据病情不同费用的弹性很会大,其次就诊医院及诊治
肠息肉是怎么形成的?
姜雨刚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肠息肉具有一定遗传因素的,如果病人有肠息肉的家族史,后代的患病率就会高些。其次也有可能是病人不规律的饮食习惯导致的,例如长期摄入高蛋白、高脂肪类的食物、暴饮暴食或者是吸烟酗酒等,就会增加患肠息肉的概率,肠息肉属于良性的病变,所以病人不用太紧张,定期去医院复查,同时还要调整饮食习惯。如果息肉的直径比较
肠息肉手术后吃什么好?
姜雨刚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若是做的微创手术,肠息肉手术以后是需要禁食二十四小时,因为饮食会刺激消化液的分泌,对于创面恢复有影响,一般术后两三天可以进少量的流食,一周以后逐渐过渡到正常的饮食。若是进行的常规手术,那需要术后禁食3到4天。在肠蠕动恢复以后,可以开始进流食,比如喝点菜汤,稀饭,最好是少食多餐,可以多吃几次,每次吃的
肠息肉会癌变吗
张昊 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是否会发生癌变,主要是看结肠息肉属于什么性质。如果是增生性、炎性的息肉,一般不会发生癌变。但是腺瘤样息肉,容易发生癌变。肠癌与腺瘤的癌变有密切关系,在腺瘤样息肉里,比如家族性息肉病、以息肉病为突出表现的林奇综合征、管状腺瘤、绒毛状管状腺瘤,这些腺瘤也有一定的癌变风险。
肠息肉怎么治疗
张昊 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分为炎性息肉、腺瘤样息肉,需要根据具体的疾病类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1.炎性息肉如果是炎性息肉,患者肠道存在慢性炎症,可以遵医嘱选择药物治疗,比如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等。还可遵医嘱口服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枯草杆菌等,改善肠道功能。经过一段时间治疗肠炎得到有效控制,结肠息肉也会逐渐消失。2.腺瘤样息肉如果是腺瘤样息肉,
肠息肉术后黑便怎么回事
张昊 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术后黑便可能是陈旧性出血、新鲜出血、饮食干扰、上消化道出血等导致的。1.陈旧性出血如果患者术后很快出现黑便,量不大,可能是因为治疗过程中,有少量出血,在肠道内积聚,通过细菌对血进行分解,出现黑色粪便,即为陈旧性出血。2.新鲜出血进行结肠息肉手术,创面较大,可能需要采用金属夹进行闭合创面。如果金属夹过早脱落、出现新糜烂、术后创面有渗
肠息肉手术要住院几天
王燕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肠息肉手术需要住一周左右可以出院。住院前一至两天需要抽血化验,了解是否存在出血风险。另外,排查有没有传染病,第二天或者第三天以后开始做手术,常规手术如果没有并发症,两三天以后可以顺利出院,但是如果有并发症,比如出现肠穿孔或者感染,住院时间会长,至少也要半个月左右。
乙状结肠息肉是什么意思
王燕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乙状结肠息肉是指在乙状结肠部位长出了一些肉瘤样的物质,而造成这种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长期炎症刺激所造成。乙状结肠息肉一般都是良性的,可以单发也可以多发。单发乙状结肠息肉一般没有太多症状,也不需要治疗。多发乙状结肠息肉需要手术切除,但乙状结肠息肉很少会发展为肠癌。
肠息肉癌变的几率大吗
陈冰 副主任医师
内蒙古自治区妇幼保健院 三甲
肠息肉癌变几率需要根据具体类型来确定,增生性息肉和炎症刺激性息肉癌变几率相对比较小,而管状腺瘤和绒毛状腺瘤癌变几率相对要高一些。如果在直肠检查过程中发现有息肉存在,原则上还是需要进行早期切除,虽然结肠息肉为良性病变,但是如果长时间反复刺激或者摩擦,癌变几率会明显增高,术后还要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定期复查。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