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痔是直肠上下静脉丛共同曲张形成的静脉团块,分血管肿型、纤维化型等类型,病因有解剖、遗传等多种因素,临床表现有便血、痔核脱出等,诊断靠肛门直肠检查,治疗有一般、注射等疗法,特殊人群如妊娠期女性、老年人群、儿童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混合痔的分类
1.血管肿型:主要病理改变为静脉扩张淤血,呈底宽半球形隆起。
2.纤维化型:由血管肿型发展而来,表现为痔内结缔组织增生,痔呈纤维化。
3.静脉曲张型:为静脉丛明显扩张,弯曲,痔核内可有血栓和扩张成球状的静脉瘤。
4.血栓外痔型:因肛门静脉丛破裂,血液漏出血管外,形成血栓在皮下隆起。
二、混合痔的病因
1.解剖因素:人在站立或坐位时,肛门直肠位于下部,由于重力和脏器的压迫,静脉向上回流颇受障碍。直肠静脉及其分枝缺乏静脉瓣,血液不易回流,容易瘀积。其血管排列特殊,在不同高度穿过肌层,容易受粪块压迫,影响血液回流。静脉又经过黏膜下层的疏松组织,周围缺乏支架固定,容易扩张屈曲。
2.遗传因素:静脉壁先天性薄弱,抗力减低,不能耐受血管内压力,因而逐渐扩张。
3.职业因素:人久站或久坐,长期负重远行,影响静脉回流,使盆腔内血流缓慢和腹内脏器充血,引起痔静脉过度充盈,静脉壁张力下降,血管容易瘀血扩张。又因运动不足,肠蠕动减少,粪便下行迟缓,或习惯性便秘,可以压迫和刺激静脉,使局部充血和血液回流障碍,引起痔静脉内压力升高,静脉壁抵抗力降低。
4.局部刺激和饮食不节:肛门部受冷、受热、便秘、腹泻、过量饮酒和多吃辛辣食物,都可刺激肛门和直肠,使痔静脉丛充血,影响静脉血液回流,以致静脉壁抵抗力下降。
5.肛门静脉压力增高:因肝硬变,肝充血和心脏功能代偿不全等,均可使肛门静脉充血,压力增高,影响直肠静脉血液回流。
6.腹内压力增加:因腹内肿瘤、子宫肿瘤、卵巢肿瘤、前列腺肥大、妊娠、饮食过饱或蹲厕过久等,都可使腹内压增加,妨碍静脉的血液回流。
7.肛门部感染:痔静脉丛先因急慢性感染发炎,静脉壁弹性组织逐渐纤维化而变弱,抵抗力不足,而致扩大曲张,加上其他原因,使静脉曲张逐渐加重,生成痔块。
三、混合痔的临床表现
1.便血:无痛性、间歇性便后有鲜红色血是其特点,也是内痔或混合痔早期常见的症状。便血多因粪便擦破黏膜或排粪用力过猛,引起扩张血管破裂出血。轻者多为大便或便纸上带血,继而滴血,重者为喷射状出血,便血数日后常可自行停止。这对诊断有重要意义。便秘、粪便干硬、饮酒及食刺激性食物等都是出血的诱因。若长期反复出血,可出现贫血,临床并不少见,应与出血性疾病相鉴别。
2.痔核脱出:常是晚期症状,多先有便血后有脱垂,因晚期痔体增大,逐渐与肌层分离,排粪时被推出肛门外。轻者只在大便时脱垂,便后可自行回复,重者需用手推回,更严重者是稍加腹压即脱出肛外,如咳嗽,行走等腹压稍增时,痔块就能脱出,回复困难,无法参加劳动。有少数病人诉述脱垂是首发症状。
3.疼痛:单纯性内痔无疼痛,少数有坠胀感,当内痔或混合痔脱出嵌顿,出现水肿、感染、坏死时,则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4.瘙痒:晚期内痔、痔块脱出及肛管括约肌松弛,常有分泌物流出,由于分泌物刺激,肛门周围往往有瘙痒不适,甚至出现皮肤湿疹,病人极为难受。
四、混合痔的诊断
主要依靠肛门直肠检查。首先做肛门视诊,用双手将肛门向两侧牵开,除一期内痔外,其他3期内痔多可在肛门视诊下见到。对有脱垂者,最好在蹲位排便后立即观察,这可清楚地看到痔块大小、数目及部位的真实情况,特别是诊断环状痔,更有意义。其次做直肠指诊:内痔无血栓形成或纤维化时,不易扪出,但指诊的主要目的是了解直肠内有无其他病变,特别是除外直肠癌及息肉。最后做肛门镜检查:先观察直肠黏膜有无充血、水肿、溃疡、肿块等,排除其他直肠疾患后,再观察齿线上部有无痔,若有,则可见内痔向肛门镜内突出,呈暗红色结节,此时应注意其数目、大小和部位。
五、混合痔的治疗
1.一般治疗:在混合痔的初期和无症状的静止期的混合痔,只需增加纤维性食物,改变不良的大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防治便秘和腹泻。热水坐浴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肛管内注入油剂或栓剂,有润滑和收敛作用,可减轻局部的不适症状。
2.注射疗法:治疗Ⅰ、Ⅱ度出血性内痔的效果较好。将硬化剂注射于痔核黏膜下层静脉丛周围,引起炎症反应及纤维化,从而压闭曲张的静脉;1月后可重复治疗,避免将硬化剂注入黏膜层造成坏死。
3.胶圈套扎疗法:可用于治疗Ⅰ、Ⅱ、Ⅲ度内痔。原理是将特制的胶圈套入到内痔的根部,利用胶圈的弹性阻断痔的血运,使痔缺血、坏死、脱落而愈合。
4.手术治疗:包括痔单纯切除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血栓外痔剥离术等。手术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或痔脱出严重,较大纤维化内痔、注射等治疗不佳,合并肛裂、肛瘘等情况。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妊娠期女性:由于妊娠期盆腔静脉回流受阻,腹压增加,混合痔的发生率较高。此时治疗应尽量采用保守治疗,如增加纤维食物摄入、温水坐浴等,避免使用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及手术等激进治疗方式。因为手术可能引起早产等不良后果,保守治疗以缓解症状为主。
2.老年人群:老年混合痔患者常合并有其他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在治疗时需充分考虑患者的全身状况。保守治疗仍是基础,如症状严重需手术时,要严格评估手术风险,术后要加强护理,预防感染等并发症,因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恢复相对较慢。
3.儿童:儿童混合痔相对较少见,多与先天性因素或不良排便习惯有关。如发现儿童有混合痔相关表现,首先应调整饮食结构,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以保守治疗为主,一般不轻易采用手术治疗,因为儿童的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手术可能会对其产生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