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包括胸部X线表现和胸部CT表现以及不同类型肺结核的影像学特点。胸部X线表现有渗出性病变(云雾状、密度淡、边缘模糊阴影)、增殖性病变(结节状、边缘清、密度高阴影)、干酪性病变(干酪样肺炎大片致密影伴虫蚀样空洞、结核球圆形或椭圆形影)、纤维化病变(条索状、密度高、边缘清阴影)、钙化病变(斑点状等高密度影);胸部CT能更清晰显示病变细节(微小病灶、空洞)和精准评估病变范围;不同类型肺结核中,原发性肺结核呈哑铃状阴影(儿童高发),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急性者双肺弥漫粟粒状影(儿童结节分布均匀,老年人不典型)、亚急性等者双肺上中部对称分布多样阴影,继发性肺结核浸润性者肺尖等区云絮状影伴空洞(吸烟可影响显示)、慢性纤维空洞型者肺上部厚壁空洞伴纤维条索影等(病程长、年龄大易出现)
一、胸部X线表现
1.渗出性病变:表现为云雾状、密度较淡、边缘模糊的阴影,是肺结核早期炎性渗出的表现。在影像学上可见肺内出现片状或云絮状影,其密度不均匀,边界不清,这是因为结核杆菌感染引发肺部组织的炎症渗出,使得局部肺组织密度改变,年龄较小的儿童由于自身免疫系统尚不完善,感染后渗出性病变可能相对更为明显且进展较快;而老年人由于机体修复能力较弱,渗出性病变的吸收可能相对缓慢。
2.增殖性病变:呈结节状阴影,直径多在2-3mm左右,边缘较清楚,密度较高,排列呈梅花瓣状或卫星灶样。这是结核病变在修复过程中形成的结核结节,是结核病较为特征性的表现之一,不同性别在增殖性病变的影像学表现上并无明显差异,但生活方式中吸烟等不良习惯可能会影响病变的显示及病情发展,有吸烟史的患者可能会因烟雾对肺部的刺激导致肺部纹理等改变,干扰对增殖性病变的观察。
3.干酪性病变:
干酪样肺炎:表现为大片状致密阴影,内有不规则的“虫蚀样”空洞,病变区域密度较高且不均匀。多见于机体抵抗力极低、对结核杆菌高度过敏的患者,儿童若感染毒力较强的结核杆菌时易出现此类表现,老年人由于基础疾病较多,发生干酪样肺炎时病情往往较为严重,影像学上病变范围可能更广泛。
结核球:为圆形或椭圆形阴影,直径多在2-4cm,边缘清楚,密度较高,内部可有钙化,周围有时可见卫星灶。是干酪样病变被纤维组织包裹形成的,不同年龄人群均可出现,但儿童结核球相对较少见,老年人的结核球需注意与肺癌等疾病鉴别。
4.纤维化病变:表现为条索状阴影,密度较高,边缘清楚,走向不规则。是病变修复过程中纤维组织增生所致,可由渗出性、增殖性或干酪性病变演变而来,随着病程的延长,纤维化病变会逐渐增多,对肺功能会产生一定影响,年龄较大的患者纤维化病变可能更为明显,且恢复能力较差。
5.钙化病变:呈斑点状、结节状或块状高密度影,边缘清楚,密度均匀。是病变愈合的一种表现,多见于病程较长、病情稳定的患者,儿童在结核病变愈合过程中也可能出现钙化,但相对老年人来说出现时间可能稍晚,不同性别在钙化病变的影像学表现上无显著差异。
二、胸部CT表现
1.更清晰显示病变细节:
能发现肺部微小的病灶,对于一些在X线胸片上不易发现的病灶,如位于纵隔旁、心缘旁等部位的病灶,CT可清晰显示。例如,对于一些早期的粟粒性肺结核,CT可更早地发现肺内弥漫分布的粟粒样结节影,儿童由于肺部组织相对较嫩,粟粒性肺结核在CT上的表现可能更为弥漫且结节大小相对均匀;老年人由于肺部纹理等改变,粟粒性肺结核的CT表现可能与年轻人有所不同,但总体特征是类似的,表现为双肺弥漫分布的小结节影。
对于空洞的显示更为准确,能明确空洞的大小、形态、内壁情况等。结核空洞可表现为厚壁空洞或薄壁空洞,厚壁空洞内壁多不光滑,有时可见分隔;薄壁空洞内壁较光滑。不同类型的肺结核空洞在CT上有不同表现,例如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多表现为厚壁空洞,周围伴有广泛的纤维条索影和散在的新老病灶,这种情况在年龄较大、病程较长的患者中更为常见,而年轻人的结核空洞相对较少出现这种广泛的纤维条索影。
2.对病变范围的评估更精准:可以准确判断病变累及的肺叶、肺段范围以及是否有纵隔、肺门淋巴结的累及等。当肺结核累及多个肺叶时,CT能清晰显示各个受累肺叶的病变情况,对于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不同性别在病变累及范围上无明显差异,但生活方式中是否合并其他肺部基础疾病会影响病变范围的判断及治疗,如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肺结核累及范围的判断可能会受到原有肺部疾病的干扰。
三、不同类型肺结核的影像学特点
1.原发性肺结核:
典型表现为原发病灶、引流淋巴管炎和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组成的哑铃状阴影,即原发综合征。原发病灶多位于上叶下部或下叶上部近胸膜处,X线胸片上表现为片状或云絮状影,CT可更清楚显示原发病灶及淋巴结肿大情况,儿童是原发性肺结核的高发人群,其影像学表现往往较为典型,且淋巴结肿大相对更为明显,而老年人原发性肺结核相对少见,若发病则影像学表现可能不典型,需与其他肺部疾病仔细鉴别。
2.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表现为双肺弥漫性粟粒状阴影,大小、密度、分布均匀,直径约1-3mm。X线胸片上早期可能仅表现为肺纹理增多,容易漏诊,CT可早期发现弥漫分布的粟粒样结节,儿童感染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时,由于免疫系统反应,结节分布更均匀,而老年人由于机体抵抗力下降,可能结节大小、密度不太均匀,且病情进展可能较快。
亚急性、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表现为双肺上中部对称性分布的大小、密度、分布不均的粟粒状、结节状阴影,新老病灶并存。CT可清晰显示病灶的多样性,不同年龄人群均可能出现,但老年人的病灶可能更趋于陈旧性,且伴有更多的纤维条索影等。
3.继发性肺结核:
浸润性肺结核:多发生在肺尖和锁骨下区,X线胸片表现为云絮状或片状阴影,可伴有空洞形成,CT能更清楚显示病灶的细节及周围情况,如是否有卫星灶等,不同性别在浸润性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上无明显差异,但有长期吸烟史的患者可能会掩盖部分病灶的显示,影响对病情的准确判断。
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肺上部的厚壁空洞,周围伴有广泛的纤维条索影、新老不一的病灶及肺叶收缩、纵隔移位等表现,多见于病程较长、治疗不规范的患者,年龄较大的患者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由于肺部结构的改变,对肺功能影响较大,需密切关注其肺功能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