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出现尿血通常提示炎症较明显,及时治疗多可缓解,但如果延误治疗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需重视。
尿路感染时,细菌侵袭尿路黏膜,导致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毛细血管破裂出血,从而出现尿血,可表现为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此时说明感染已对尿路黏膜造成一定损伤,如果及时遵医嘱使用敏感抗生素治疗,如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等,炎症控制后,尿血症状会逐渐消失,一般不会留下后遗症。
但如果治疗不及时,感染可能上行蔓延至肾盂,引发肾盂肾炎,甚至导致肾功能损害。此外,反复尿路感染出现尿血,还需警惕尿路结石、肿瘤等合并疾病,需进一步做尿路超声、CT等检查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