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型糖尿病是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由于胰岛β细胞遭受自身免疫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从而引起血糖升高。

1型糖尿病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目前认为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有关。
在遗传方面,某些基因变异会增加个体患1型糖尿病的风险。环境因素中,病毒感染是重要的诱发因素之一,如风疹病毒、柯萨奇病毒等感染后,可能触发机体免疫系统异常,产生针对胰岛β细胞的自身抗体,攻击并破坏胰岛β细胞,使其分泌胰岛素的功能逐渐丧失。
1型糖尿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起病较急,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患者血糖水平往往较高,且容易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由于胰岛素绝对缺乏,1型糖尿病患者需要终身依赖外源性胰岛素治疗,如遵医嘱使用胰岛素等,以控制血糖水平,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