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蚊子叮了怎么处理

来源:民福康

被蚊子叮咬后科学处理指南包括及时清洁止痒、外用药物缓解、避免抓挠与刺激、警惕异常症状等。

1.及时清洁止痒

用肥皂水或清水冲洗叮咬处,中和蚊虫酸性唾液,减少过敏反应;冷敷(冰袋裹毛巾)5-10分钟,收缩血管缓解瘙痒,避免直接冰敷冻伤皮肤。

2.外用药物缓解

成人可遵医嘱涂抹含氢化可的松的乳膏或炉甘石洗剂,每日2-3次;儿童优先选炉甘石洗剂或无激素的止痒凝胶,避开眼周、黏膜;若抓破皮肤,用碘伏消毒后遵医嘱涂抹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预防感染。

3.避免抓挠与刺激

剪短指甲防止抓破,瘙痒剧烈时轻拍或冷敷替代抓挠;避免用热水烫洗、酒精擦拭等刺激性方法,以防加重红肿或引发过敏。

4.警惕异常症状

若叮咬部位出现大面积红肿、水疱、渗液,或伴随发热、头痛、全身皮疹等,可能继发感染或过敏,需立即就医;前往热带地区后出现高热、关节痛,需排查基孔肯雅热等蚊媒疾病。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过敏
正常的情况下,当外来物质进入人体后大都面临两种命运,如果被机体识别为有用或无害物质,则这些物质将与人体和谐相处,最终将被吸收、利用或被自然排出。如这些物质被识别为有害物质时,机体的免疫系统则立即做出反应,将其驱除或消灭,这就是免疫应答发挥的保护作用。免疫应答是人的防卫体系重要的功能之一,但是如果这种应答超出了正常范围,即免疫系统对无害物质进行攻击时,这种情况称为变态反应。变态反应是一种疾病,因为无端的攻击也会损害正常的身体组织,甚至免疫系统居然有时对机体本身的组织进行攻击和破坏,对人体的健康非常不利。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