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蚊子叮咬后科学处理指南包括及时清洁止痒、外用药物缓解、避免抓挠与刺激、警惕异常症状等。
1.及时清洁止痒
用肥皂水或清水冲洗叮咬处,中和蚊虫酸性唾液,减少过敏反应;冷敷(冰袋裹毛巾)5-10分钟,收缩血管缓解瘙痒,避免直接冰敷冻伤皮肤。
2.外用药物缓解
成人可遵医嘱涂抹含氢化可的松的乳膏或炉甘石洗剂,每日2-3次;儿童优先选炉甘石洗剂或无激素的止痒凝胶,避开眼周、黏膜;若抓破皮肤,用碘伏消毒后遵医嘱涂抹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预防感染。
3.避免抓挠与刺激
剪短指甲防止抓破,瘙痒剧烈时轻拍或冷敷替代抓挠;避免用热水烫洗、酒精擦拭等刺激性方法,以防加重红肿或引发过敏。
4.警惕异常症状
若叮咬部位出现大面积红肿、水疱、渗液,或伴随发热、头痛、全身皮疹等,可能继发感染或过敏,需立即就医;前往热带地区后出现高热、关节痛,需排查基孔肯雅热等蚊媒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