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息肉切除后,饮食需以减少肠道刺激、促进创面愈合为核心,避免出血、感染等并发症。术后24-48小时、术后3-7天、术后1周后等不同阶段的饮食需要注意不同的原则。
1.术后24-48小时(流食阶段)
以低温、无渣的流质食物为主,如米汤、藕粉、稀藕汁、蔬菜汁(过滤后)等,避免过热或粗糙食物摩擦创面;少量多次进食,减轻肠道负担。
2.术后3-7天(半流食阶段)
逐渐过渡到低纤维、易消化的半流质,如烂面条、软粥、蒸蛋羹、嫩豆腐等;可适量添加低脂酸奶(含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但需避免牛奶(易产气)。
3.术后1周后(软食阶段)
若排便正常且无腹痛、出血,可逐步引入软质食物,如去皮鱼肉、鸡胸肉、熟软蔬菜(如胡萝卜、南瓜);仍需限制粗纤维(如芹菜、韭菜)及油炸、辛辣食物。
术后1个月内严禁剧烈运动及重体力劳动,防止创面撕裂;若出现便血、持续腹痛或发热,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