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期外阴疼通常是由卫生用品刺激、局部摩擦损伤、外阴炎或阴道炎、外阴湿疹或疱疹、巴氏腺囊肿或脓肿等原因引起。
1.卫生用品刺激
使用的卫生巾材质粗糙、透气性差,或更换不及时,经血长期刺激外阴皮肤,可能引发局部红肿、疼痛,尤其过敏体质者更易出现。
2.局部摩擦损伤
经期活动时,卫生巾与外阴反复摩擦,或穿紧身衣物加重摩擦,可能造成外阴皮肤黏膜破损,引起疼痛。
3.外阴炎或阴道炎
经期免疫力下降,细菌易滋生,引发外阴炎或阴道炎,炎症刺激导致外阴灼热、疼痛,可能伴随分泌物增多、异味。
4.外阴湿疹或疱疹
经期潮湿环境可能诱发外阴湿疹,出现丘疹、瘙痒及疼痛;若感染疱疹病毒,会出现簇集性水疱,破裂后形成溃疡导致疼痛。
5.巴氏腺囊肿或脓肿
巴氏腺腺管堵塞,经期易继发感染,形成囊肿或脓肿,表现为外阴一侧肿胀、疼痛,严重时影响行走。
若外阴疼痛剧烈、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发热、局部化脓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避免感染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