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分级方法包括0级、1级、2级、3级、4级。
1.0级
足部皮肤完整,无开放性病灶,但存在发生溃疡的危险因素,如周围神经病变导致的足部感觉减退、足部畸形、下肢血管病变等,需积极预防溃疡发生。
2.1级
足部出现浅表溃疡,多为神经性溃疡,溃疡未累及肌腱、韧带等深部组织,常发生在足底、足趾等受压部位,无明显感染迹象。
3.2级
溃疡深度加深,可累及皮下脂肪组织,但尚未暴露骨骼、肌腱或关节,可能伴有轻度感染,出现红肿、疼痛等炎症表现。
4.3级
溃疡深入,暴露骨骼、肌腱或关节,感染加重,可能出现骨髓炎、肌腱炎等,足部组织破坏较严重,疼痛明显。
5.4级
足部出现局限性坏疽,如足趾或部分足掌干性坏疽,合并严重感染,坏疽部位与周围正常组织界限较清晰,需及时干预防止病情扩散。
若糖尿病患者发现足部出现麻木、疼痛、皮肤颜色改变、溃疡、坏疽等症状,无论分级如何,都应立即就医。早期干预能有效控制病情,避免截肢等严重后果,日常需注意足部护理,定期检查足部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