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溃疡通常是由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周围神经病变、外周血管病变、足部畸形与压力异常、感染与外伤等原因引起。
1.长期血糖控制不佳
血糖长期处于高水平,会损伤血管和神经,导致足部血液循环不畅、感觉减退,微小创伤不易察觉且难以愈合,进而引发溃疡。
2.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可损伤足部周围神经,使足部感觉迟钝或消失,无法及时感知摩擦、压迫等损伤,易形成伤口且经久不愈,最终发展为溃疡。
3.外周血管病变
高血糖会导致足部血管狭窄、硬化,血流减少,足部组织缺血缺氧,一旦出现破损,因缺乏充足血液供应,伤口愈合缓慢,易引发溃疡甚至感染。
4.足部畸形与压力异常
神经病变可能导致足部肌肉失衡,出现爪形趾、夏科足等畸形,使足部局部压力增大,长期受压部位易出现皮肤破损,进而形成溃疡。
5.感染与外伤
足部皮肤破损后,若清洁不当或处理不及时,易引发细菌感染,而糖尿病患者免疫力较弱,感染难以控制,会加重组织损伤,促使溃疡形成和发展。
若发现足部出现皮肤破损、红肿、疼痛、渗液等溃疡迹象,或溃疡长期不愈合、范围扩大,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