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结石是否会引起肾积水,要根据结石大小、结石位置、停留时间、输尿管自身情况等方面判断。
1.结石大小
较大的结石更容易完全阻塞输尿管,导致尿液排出受阻,引发肾积水的可能性更高。而较小的结石可能仅部分阻塞输尿管,或者在输尿管内移动,间歇性地影响尿液排出,不一定会立即引起明显的肾积水。
2.结石位置
输尿管有三个生理性狭窄部位,分别是肾盂输尿管连接处、输尿管跨过髂血管处以及输尿管膀胱壁段。结石如果停留在这些狭窄部位,更容易造成梗阻,引发肾积水。
3.停留时间
结石在输尿管内停留的时间越长,越容易导致输尿管黏膜水肿、增生,进一步加重梗阻,增加肾积水的发生风险。
4.输尿管自身情况
如果患者本身输尿管存在先天性狭窄、扭曲等异常,即使结石较小,也可能因为输尿管的解剖结构异常,使得尿液排出不畅,在结石的影响下更易发生肾积水。
长期饮水过少、运动量不足的人群,尿液中晶体物质浓度升高,容易形成结石。结石形成后发生梗阻导致肾积水的几率也会增加。这类人群应增加饮水量,适当进行运动,以促进小结石的排出,降低肾积水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