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黄体酮偏低的原因为黄体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异常、多囊卵巢综合征等。
1.黄体功能不全
黄体是排卵后由卵泡迅速转变成的富有血管的腺体样结构,主要功能是分泌孕激素。若黄体功能不全,其分泌黄体酮的能力下降,导致体内黄体酮水平偏低。女性年龄增长、卵巢功能减退、高泌乳素血症等因素都可能引发黄体功能不全。年龄较大的女性,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卵泡发育和黄体形成可能受到影响;高泌乳素血症会抑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干扰黄体的正常功能。
2.甲状腺功能异常
甲状腺激素对人体的内分泌系统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当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时,会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间接影响黄体酮的分泌。例如,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可能导致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增加,进而影响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使卵巢功能受到影响,黄体酮分泌减少。
3.多囊卵巢综合征
这是一种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患者的卵巢通常有多个小卵泡,但难以发育成熟并排卵。由于排卵异常,黄体形成和黄体酮分泌也会受到影响。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常伴有胰岛素抵抗、高雄激素血症等,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干扰了正常的内分泌调节机制,导致黄体酮水平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