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的CT表现包括肺部浸润性病变、空洞形成、纤维钙化病变、淋巴结肿大等。
1.肺部浸润性病变
CT上可表现为肺部云絮状、斑片状或结节状密度增高影,边缘模糊不清。这些病变多位于肺上叶的尖后段、下叶的背段和后基底段,是肺结核常见的发病部位。患者可出现咳嗽、咳痰、低热、盗汗、乏力等症状,咳嗽多为干咳或伴有少量黏液痰,低热一般在午后或傍晚出现,体温在37.5-38℃之间。
2.空洞形成
随着病情发展,肺部病变可出现坏死、液化,经支气管排出后形成空洞。CT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的透亮区,空洞壁厚薄不一。空洞形成时,患者咳嗽症状可能加重,痰量增多,如果空洞与支气管相通,且痰中带有结核杆菌,具有传染性。还可伴有咯血症状,咯血量可多可少,轻者仅为痰中带血,重者可出现大咯血,危及生命。
3.纤维钙化病变
经过治疗或病情迁延,肺部病变可逐渐纤维化、钙化。CT表现为条索状、网状或斑片状的密度增高影,其中可见钙化点。此时患者症状可能减轻或消失,但部分患者仍可能遗留有轻微的咳嗽、气短等症状。
4.淋巴结肿大
肺结核可引起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肿大。CT表现为肺门或纵隔内圆形或椭圆形的软组织密度影,边缘清晰或模糊。患者可能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尤其是当淋巴结肿大压迫气管、支气管时,可引起呼吸困难、咳嗽加剧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