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痔疮瘙痒需要保持肛周清洁干燥、调整饮食结构、外用止痒药物、避免抓挠和摩擦、冷敷缓解症状等。
1、保持肛周清洁干燥
外痔疮瘙痒多因分泌物刺激或局部潮湿引发,需每日用温水清洗肛周2-3次,尤其排便后及时清洁,避免粪便残留加重刺激。清洗后用柔软毛巾轻轻蘸干或用吹风机低温档吹干,保持皮肤干爽。避免使用碱性肥皂或刺激性清洁产品,防止破坏皮肤屏障。
2、调整饮食结构
辛辣、油腻、高糖食物易引发便秘或腹泻,增加肛周摩擦和分泌物分泌,导致瘙痒加重。建议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燕麦、芹菜、火龙果),促进肠道蠕动,保持大便通畅。每日饮水量不少于1500毫升,避免饮酒和咖啡,减少对肛周血管的刺激。
3、外用止痒药物
可短期使用含氧化锌或炉甘石成分的护臀膏,形成保护膜减少分泌物接触,缓解瘙痒。若瘙痒剧烈,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弱效糖皮质激素软膏(如氢化可的松乳膏),每日1-2次,连续使用不超过1周,避免长期使用导致皮肤萎缩。中药坐浴(如苦参、黄柏、地肤子煎汤)也可辅助止痒,水温控制在38-40℃,每次10-15分钟。
4、避免抓挠和摩擦
抓挠会损伤肛周皮肤,引发感染或加重痔疮。建议穿着宽松透气的棉质内裤,减少衣物摩擦。久坐人群可使用环形坐垫分散压力,避免局部受压。排便时控制时间(不超过5分钟),避免用力过度导致痔疮脱出或充血。
5、冷敷缓解症状
用干净毛巾包裹冰袋或冷毛巾敷于肛周,每次10-15分钟,每日2-3次,可收缩血管、减轻炎症反应,快速缓解瘙痒和肿胀。冷敷时注意温度不宜过低,避免冻伤皮肤,与皮肤间隔一层薄布。
若肛周出现红肿加剧、分泌物带血、发热或瘙痒持续2周以上,可能提示感染或痔疮恶化,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