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症状主要有尿路刺激征、局部疼痛、尿液异常等,治疗尿路感染的药物有抗生素、磺胺类药物等。
一.症状
1.尿路刺激征
这是尿路感染最常见的症状,主要包括尿频、尿急、尿痛。尿频表现为排尿次数明显增多,正常成人白天排尿4-6次,夜间0-2次,而尿路感染患者可能一小时就需要排尿多次,每次尿量却较少。尿急是指一有尿意就迫不及待地想要排尿,难以控制,稍有延迟就可能出现尿失禁。尿痛则是在排尿时或排尿后,尿道、膀胱区域出现疼痛或烧灼感,疼痛程度轻重不一,有时会像针刺一样。这三种症状常同时出现,被称为“尿路刺激三联征”,多是由于病原体刺激尿路黏膜,导致黏膜充血、水肿、敏感性增加所致。
2.局部疼痛
如果是下尿路感染,如膀胱炎,疼痛多位于下腹部,表现为隐痛、胀痛或坠痛,在排尿时或排尿后疼痛可能会加重。而上尿路感染,如肾盂肾炎,疼痛主要出现在腰部,多为钝痛或酸痛,有时还会伴有肾区叩击痛,即轻轻叩击腰部肾区时,会出现明显的疼痛。这种疼痛是由于炎症刺激肾脏包膜或膀胱壁,引起局部组织痉挛、张力增高而产生的。
3.尿液异常
尿液的颜色、性状等会发生改变。尿路感染时,尿液可能变得浑浊,不像正常尿液那样清澈透明。如果感染较为严重,尿液中可能会出现血液,形成血尿,血尿可表现为肉眼可见的洗肉水样、茶色或红色,也可能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发现红细胞,即镜下血尿。此外,部分患者的尿液中还会出现白细胞、脓细胞等,使尿液呈现脓性,伴有异味。这些尿液异常是因为病原体在尿路中繁殖,导致尿路黏膜受损、出血,同时引发炎症反应,产生大量炎性渗出物所致。
二.药物
1.抗生素
如头孢呋辛酯、左氧氟沙星等,这类药物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从而缓解尿路感染的症状。
2.磺胺类药物
如磺胺嘧啶,磺胺甲恶唑等,这类药物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都有抑制作用,常用于尿路感染的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药物治疗尿路感染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按照医嘱用药。同时,还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尿道口清洁,多喝水,以促进病情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