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增生的治疗包括观察等待、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预防措施包括生活方式调整、定期体检等。
一.治疗
1.观察等待
对于症状较轻,IPSS(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评分≤7分的患者,可以选择观察等待。需要密切随访,主要观察指标包括IPSS评分、尿流率、残余尿量及前列腺体积等。一般每1-2年进行一次评估,年龄较大、有严重合并症的患者更适合此策略,因为其疾病进展相对缓慢,过度治疗可能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2.药物治疗
建议遵医嘱用药治疗,α受体阻滞剂通过阻断前列腺和膀胱颈部平滑肌表面的肾上腺素能受体,松弛平滑肌,改善排尿困难症状,常用药物如特拉唑嗪等;5α-还原酶抑制剂,如非那雄胺等,可以抑制睾酮转化为双氢睾酮,使前列腺体积缩小,改善排尿症状,降低急性尿潴留和手术风险;M受体拮抗剂,如托特罗定等,可以阻断膀胱M受体,缓解逼尿肌过度活动,改善尿急、尿频和夜尿症状。
3.手术治疗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金标准”,适用于中-重度前列腺增生患者,尤其是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出现并发症的患者。
经尿道前列腺激光切除术具有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适用于前列腺体积适中的患者,对于高龄、有基础疾病不能耐受大手术的患者可能是更好的选择,但费用相对较高。
开放性前列腺摘除术适用于前列腺体积较大(>80g)、合并膀胱结石等复杂情况的患者,手术创伤较大,术后恢复时间较长,并发症相对较多。
二.预防
1.生活方式调整
建议均衡饮食,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等,减少辛辣、刺激性食物及酒精的摄入。研究表明,高动物脂肪饮食可能增加前列腺增生的风险,而富含蔬菜、水果的饮食模式可能对前列腺健康有益。
适量饮水,每天保证1500-2000ml的饮水量,但避免睡前大量饮水,以防夜间尿频影响睡眠。充足的饮水可以稀释尿液,减少尿液中有害物质对前列腺的刺激。
长时间久坐会导致会阴部血液循环不畅,增加前列腺充血的风险,建议每隔1-2小时起身活动一下,促进血液循环。对于长期从事久坐工作的人群,如办公室职员等,更应注意这一点。
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每周至少坚持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改善前列腺局部的血液循环,有助于预防前列腺增生。
2.定期体检
50岁以上的男性应定期进行前列腺相关检查,包括直肠指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超声检查等。直肠指诊可以初步了解前列腺的大小、质地等情况,PSA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前列腺癌等疾病,超声检查可以准确测量前列腺体积、残余尿量等,以便早期发现前列腺增生并及时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