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是一种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口眼歪斜,严重影响日常生活。面瘫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无明显性别差异,近年来发病人群呈年轻化趋势。其常见症状包括额纹消失、眼睑闭合不全、口角歪斜、面部表情肌瘫痪、味觉丧失、听觉过敏等。面瘫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中医治疗和手术治疗等,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受风,保持面部温暖,同时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康复训练。
1.额纹消失:患侧额纹变浅或消失,不能皱眉,是面瘫的早期症状之一。
2.眼睑闭合不全:闭眼时,眼球向上转动,露出白色巩膜,称Bell现象。这是由于眼轮匝肌瘫痪后,失去了与额肌的协同收缩功能所致。
3.口角歪斜:患侧口角下垂,健侧向上歪斜,不能闭口、鼓腮,饮水时漏水,进食时食物易残留于齿颊间隙内。
4.面部表情肌瘫痪:患侧面部表情肌瘫痪,不能做皱额、蹙眉、闭目、露齿、鼓气等动作。
5.味觉丧失:少数患者有味觉减退或味觉丧失。
6.听觉过敏:部分患者在患侧乳突部有疼痛和压痛,外耳道或鼓膜出现疱疹,称亨特综合征,这是膝状神经节受累所致。
面瘫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中医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具体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的病情、病因、年龄等因素综合考虑。在面瘫的治疗过程中,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受风,保持面部温暖,同时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康复训练。
对于面瘫患者,尤其是儿童患者,家长应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有必要,应及时就医。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注意保护患儿的面部,避免受风和着凉,同时应注意患儿的饮食卫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