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脑膜炎不同年龄段常见致病菌不同,新生儿期主要为大肠埃希菌、B族链球菌等;婴幼儿期是肺炎链球菌、B型流感嗜血杆菌;儿童及成人期为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特殊人群需针对性处理及预防。
新生儿期(出生28天内):主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B族链球菌等。这是因为新生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且可能在分娩过程中接触到产道内的细菌等病原体。例如,有研究表明,在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病例中,由大肠埃希菌感染引起的占比较高,这类细菌可通过母婴传播等途径影响新生儿,导致脑膜受到感染引发炎症。
婴幼儿期(1个月-5岁):最常见的致病菌是肺炎链球菌、B型流感嗜血杆菌。此阶段孩子的免疫系统相对较弱,肺炎链球菌可通过呼吸道等途径侵入人体进而累及脑膜。比如,肺炎链球菌在儿童群体中较为容易传播,当孩子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就容易引发化脓性脑膜炎。而B型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在婴幼儿中的发病率也较高,可导致脑膜出现炎症反应。
儿童及成人期: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较为常见。肺炎链球菌在儿童及成人中均可致病,其可在人体鼻咽部定植,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侵入脑膜引起感染。脑膜炎奈瑟菌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在儿童和青少年中相对容易传播,可导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化脓性脑膜炎情况。
对于特殊人群,如新生儿,由于其身体各器官功能尚未发育完善,一旦怀疑化脓性脑膜炎需尽快就医,进行详细检查以明确致病菌,及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对于婴幼儿,家长要注意增强孩子的抵抗力,尽量避免孩子接触感染源,如在流感高发季节减少带孩子去人员密集场所等。对于儿童及成人,也应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等以维持机体免疫力,降低化脓性脑膜炎的发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