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神经损伤5天的症状因神经类型、程度及部位不同而异,有运动功能障碍(所支配肌肉肌力减退、活动受累等)、感觉功能障碍(受损区域感觉异常)、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支配区域皮肤温度、颜色、出汗等异常),不同年龄及基础疾病人群表现有差异
运动功能障碍:若损伤的是支配肌肉的周围神经,5天左右可能出现所支配肌肉的肌力减退。例如,桡神经损伤可能导致腕下垂,患者无法正常伸展手腕及手指;正中神经损伤可能出现猿手畸形,拇指对掌功能受限等,肌肉力量较健侧明显减弱,活动受累,精细动作难以完成。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神经再生能力相对较强,但损伤后初期也会出现运动协调障碍等表现;对于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的患者,本身神经已存在一定病变基础,损伤后运动功能障碍可能更明显且恢复相对缓慢。
感觉功能障碍:受损神经支配区域会出现感觉异常,如麻木、刺痛、感觉减退或消失等。比如尺神经损伤,可能出现小指及环指尺侧半的感觉减退;股神经损伤可能导致大腿前侧及小腿内侧感觉异常。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不太能准确表达感觉异常,需要通过观察其行为表现来辅助判断,如对疼痛刺激反应迟钝等;老年人周围神经损伤后感觉障碍可能因机体整体机能下降而恢复较慢,且需注意与其他老年疾病导致的感觉异常相鉴别。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受损神经支配区域的皮肤可能出现温度改变、颜色异常(如发白或发红)、出汗异常(多汗或无汗)等情况。例如,坐骨神经损伤可能导致下肢皮肤温度降低、肤色改变以及出汗情况异常等。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吸烟的患者,周围神经本身可能已受一定影响,损伤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表现可能更复杂;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自主神经病变基础上合并周围神经损伤,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会更显著,需密切关注皮肤等相关表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