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痴呆具有一定遗传倾向,某些基因突变如APP、PSEN1、PSEN2基因与发病密切相关,家族中有患者时直系亲属患病风险高,但非携带基因就会发病,环境因素如健康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和认知刺激(脑力活动、社交)可降低遗传带来的患病风险,有家族史人群应注重保持良好习惯并定期评估认知功能。
遗传因素的具体体现
特定基因关联:APP基因位于21号染色体上,其突变会导致淀粉样蛋白前体异常代谢,产生过多的β-淀粉样蛋白沉积,这是老年痴呆病理改变的重要特征之一。PSEN1基因和PSEN2基因的突变则会影响γ-分泌酶的功能,同样与淀粉样蛋白的代谢异常相关。有家族性老年痴呆病例中,往往能检测到这些基因的特定突变。
遗传模式:部分老年痴呆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即在家族中往往呈现出垂直传递的特点,每一代都有可能有患者发病。但也有一些老年痴呆的遗传模式较为复杂,涉及多基因的作用以及基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环境等因素对遗传倾向的影响
生活方式方面:充足的体力活动可以促进大脑的血液循环,增强神经细胞的活力,从而降低老年痴呆的发病风险,即使携带相关遗传易感基因,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冲遗传因素带来的影响。合理的饮食,如摄入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如蔬菜、水果)、Omega-3脂肪酸(如深海鱼类)等,有助于维护大脑的健康,减少老年痴呆的发生几率。
认知刺激方面:持续进行脑力活动,如阅读、学习新技能、参与社交活动等,可以锻炼大脑的认知功能,提高大脑的储备能力。当面临老年痴呆相关的基因风险时,良好的认知刺激能够延缓认知功能的衰退,降低老年痴呆的发病风险或推迟发病时间。例如,经常参加读书会、下棋等活动的人群,相比缺乏认知刺激的人群,在老年时期患老年痴呆的可能性相对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