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患者需严格隔离,隔离期依情况而定,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及适宜温湿度,注意眼口鼻清洁;高热时优先物理降温,咳嗽用止咳祛痰药;合并肺炎选合适抗感染药,喉炎有梗阻时评估病情必要行气管切开;儿童需注重护理保证营养水电解质平衡,孕妇感染要监测胎儿,免疫功能低下者加强支持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及并发症。
一、一般治疗
麻疹患者需严格隔离,隔离期通常为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者延长至出疹后10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度维持在20~22℃,湿度50%~60%,注意眼、鼻、口腔清洁,可用生理盐水清洗眼部等。
二、对症治疗
1.发热处理:高热时优先采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等,避免使用强效退热剂,以防幼儿因体温骤降出现虚脱或惊厥,若体温过高可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安全的退热措施。
2.咳嗽处理:对于咳嗽症状,可使用止咳祛痰药物缓解,但需遵循儿童用药安全原则,避免不恰当用药。
三、并发症治疗
1.肺炎:若合并肺炎,需根据病原体类型选用合适的抗感染药物,如细菌感染可选用抗生素等,治疗需遵循循证医学依据,规范用药。
2.喉炎:出现喉梗阻时,需密切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必要时可能需行气管切开等急救措施,以确保呼吸道通畅。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免疫力相对较低,需特别注重护理,保证充足营养摄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避免因护理不当加重病情。
2.孕妇患者:孕妇感染麻疹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需密切监测胎儿状况,如胎儿发育情况等,必要时在医生评估下采取相应措施。
3.免疫功能低下者:此类人群感染麻疹后病情可能更复杂、严重,需加强支持治疗,如提供营养支持、维持内环境稳定等,密切观察感染进展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