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瘫患儿有运动发育落后及肌张力异常情况,存在角弓反张等多种姿势异常,原始反射持续或延迟消失且可能有病理反射,约三分之二有不同程度智力低下,不少伴发音不清等语言障碍,部分有斜视等视力障碍、听力障碍,约三分之一合并癫痫发作。
一、运动障碍
小儿脑瘫患儿常出现运动发育落后于同龄儿童,如抬头、翻身、坐立、爬行、站立、行走等大运动及精细运动发育迟缓。同时存在肌张力异常,可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肢体僵硬)或减低(肢体松软),例如肌张力增高时肢体活动受限,肌张力减低时肢体显得软弱无力。
二、姿势异常
由于肌张力异常及原始反射延迟消失等因素,患儿可呈现多种异常姿势。常见如角弓反张(身体向后仰呈弓形)、剪刀步(双下肢内收交叉,行走时似剪刀状)、手足徐动样姿势(肢体出现无目的、缓慢、扭曲的不自主运动)等。
三、反射异常
正常小儿原始反射会随生长发育逐渐消失,而脑瘫患儿原始反射持续存在或延迟消失,例如拥抱反射、握持反射等原始反射延迟消失或仍存在。同时可能出现病理反射,如巴宾斯基征阳性(用钝物划足底,拇趾背伸,余趾呈扇形展开)。
四、智力障碍
约2/3的脑瘫患儿存在不同程度智力低下,表现为认知能力、语言能力等方面发育落后于正常儿童,如对周围事物反应迟钝、语言表达困难或发育迟缓等。
五、语言障碍
不少脑瘫患儿伴有语言障碍,可出现发音不清、失语等情况,影响其与外界的语言交流。
六、视力障碍
部分脑瘫患儿存在视力问题,如斜视、视力减退甚至失明,这会对患儿的视觉感知和学习产生不利影响。
七、听力障碍
部分患儿可能合并听力障碍,导致其对外界声音信息的获取受限,进而影响语言等能力的发展。
八、癫痫发作
约1/3的脑瘫患儿会合并癫痫,多在婴幼儿期出现惊厥发作,发作形式多样,对患儿的身体健康和发育造成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