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疮防治需做好保暖防护,轻度冻疮宜逐步复温,药物辅助用改善血液循环药儿童需遵医嘱,局部保持清洁防感染且儿童勿搔抓,保证摄入富含营养食物促恢复,可采用物理辅助治疗但儿童要控能量时间由专业人员操作。
一、保暖防护
冻疮多因寒冷引起,首要措施是做好保暖防护。无论是儿童、成人还是老年人,在寒冷环境中都应注意及时增添衣物,让冻疮部位处于温暖环境,避免再次受冷刺激,尤其儿童活动量大易出汗,出汗后若未及时保暖更易引发冻疮,所以要保持冻疮部位温暖干燥,减少寒冷对局部血管的持续收缩影响。
二、适度复温处理
对于轻度冻疮,可采用逐步复温的方式。例如让冻疮部位在温度适宜(一般15-25℃左右)的环境中逐渐恢复至正常体温,避免直接用热水烫泡或用火烤等快速升温方法,因为快速升温可能会损伤皮肤组织,像儿童皮肤娇嫩,更需缓慢复温来保护皮肤结构。
三、药物辅助(谨慎应用)
可使用改善血液循环的药物辅助治疗,如硝苯地平有扩张血管作用,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但儿童使用此类药物需严格遵循医生指导,因为儿童身体机能与成人不同,药物代谢等方面有差异,要避免自行用药带来风险。
四、局部护理得当
保持冻疮部位清洁,防止感染。若冻疮出现破损,可使用抗生素软膏预防感染,对于儿童要特别注意避免其搔抓冻疮部位,防止抓破皮肤引发更严重感染,家长需留意儿童行为并做好看护。
五、营养支持
保证摄入富含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有助于提高身体抵抗力,促进冻疮恢复。不同年龄人群营养需求有别,儿童应保证均衡饮食,摄入足够蛋白质、维生素等,如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等,为身体恢复提供营养基础。
六、物理辅助治疗
可采用红外线照射等物理治疗方法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辅助冻疮治疗。但儿童进行物理治疗时要严格控制红外线照射的能量和时间,防止因温度过高导致皮肤烫伤,需由专业人员操作并根据儿童具体情况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