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表现有皮肤黏膜瘀点瘀斑、出血症状,儿童多有近期上呼吸道感染前驱史,成人需留意自身免疫性疾病等表现;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血小板计数明显降低,骨髓穿刺见巨核细胞数量正常或增多伴成熟障碍,血小板相关抗体检测可升高,凝血功能一般正常;鉴别诊断需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Evans综合征等区分,儿童重点排查感染因素,成人全面筛查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以明确病因精准诊断。
一、临床表现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常表现为皮肤黏膜瘀点、瘀斑,可伴鼻出血、牙龈出血等出血症状,儿童患者多有近期上呼吸道感染前驱史,成人患者需留意是否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基础疾病相关表现,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因生理差异可能在出血程度及伴随症状上略有不同,如女性患者月经增多可能更为显著。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血小板计数明显降低,红细胞及白细胞计数一般正常,通过该检查可初步提示血小板减少的情况。
2.骨髓穿刺检查:骨髓象可见巨核细胞数量正常或增多,且伴有成熟障碍,即幼稚巨核细胞增多,产板巨核细胞减少,此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常见类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典型骨髓象特征,不同病因导致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髓象可能有差异。
3.血小板相关抗体检测: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如PAIgG)等可升高,有助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辅助诊断。
4.凝血功能检查:一般凝血功能正常,可用于排除其他因凝血因子异常导致的出血性疾病。
三、鉴别诊断
需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Evans综合征等疾病鉴别。再生障碍性贫血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骨髓增生低下;白血病患者外周血及骨髓中可见大量异常白血病细胞;Evans综合征除血小板减少外还伴有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表现,可通过血常规、骨髓象及相关自身抗体检测等进行区分。对于特殊人群,儿童患者要重点排查感染因素对血小板的影响,成人患者则需全面筛查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基础病,以明确病因进行精准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