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子宫肿瘤包括子宫肌瘤(分肌壁间、浆膜下、黏膜下肌瘤,黏膜下易致月经改变等)及子宫腺肌瘤(内膜腺体间质侵入肌层致进行性痛经等,好发于有生育等史者);恶性子宫肿瘤有子宫内膜癌(多见于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与雌激素刺激等相关,有阴道不规则流血等表现,病理类型多样)及子宫肉瘤(少见高度恶性,多见于绝经后女性,早期症状不典型,有阴道异常出血等,病理类型多,预后差需病理确诊)。
一、良性子宫肿瘤
(一)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形成,其发生多与雌激素刺激相关。按肌瘤与子宫肌壁的关系可分为以下类型:1.肌壁间肌瘤:肌瘤位于子宫肌壁内,周围被肌层包围,是最常见的类型;2.浆膜下肌瘤:肌瘤向子宫浆膜面生长,突出于子宫表面,仅由浆膜层覆盖;3.黏膜下肌瘤:肌瘤向子宫黏膜方向生长,突出于宫腔,表面仅由黏膜层覆盖,此类肌瘤易引起月经改变(如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等)、腹部包块及压迫症状等。
(二)子宫腺肌瘤
子宫腺肌瘤是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所形成的良性病变,常导致进行性加重的痛经、月经过多等症状,好发于有生育史、多次流产或剖宫产史的女性,其发病与子宫肌层损伤后基底膜内膜细胞增生、侵袭有关。
二、恶性子宫肿瘤
(一)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多见于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发病风险与雌激素长期刺激密切相关,肥胖、高血压、糖尿病、不孕不育等因素可增加发病几率。主要临床表现为阴道不规则流血、阴道排液等,病理类型包括内膜样癌、浆液性癌、黏液性癌等,通过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
(二)子宫肉瘤
子宫肉瘤是少见的高度恶性女性生殖系统肿瘤,来源于子宫肌层或肌层内结缔组织及子宫内膜间质,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发病隐匿,早期症状不典型,常表现为阴道异常出血、腹部包块迅速增大等,其病理类型包括平滑肌肉瘤、内膜间质肉瘤、腺肉瘤等,预后相对较差,需通过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