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功能障碍早期有近事记忆减退后发展为远事记忆受累,学习与认知能力下降伴计算、空间及时间定向障碍,非认知精神症状有情绪人格改变、行为异常等,随年龄增长发病风险升高,有家族痴呆史或脑血管疾病等病史者易诱发加重,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可降低症状进展风险。
一、认知功能障碍相关症状
1.记忆障碍:早期多表现为近事记忆减退,患者常忘记刚刚发生的事情,如忘记放置物品的位置、忘记约定的事情等,随后逐渐发展为远事记忆受累,对过去的经历也出现遗忘。例如,研究显示老年痴呆患者早期海马等脑区病变影响记忆相关神经通路,导致近事记忆存储和提取功能受损2。
2.学习与认知能力下降:患者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能力明显减退,难以适应新的生活场景或工作任务,计算力逐渐减退,如难以准确进行简单的算术运算,空间定向障碍表现为在熟悉环境中也容易迷路,分不清方向等,时间定向障碍则是不能准确判断当前的日期、时间等。
二、非认知精神症状相关表现
1.情绪与人格改变:患者情绪波动较大,可出现淡漠、抑郁、焦虑等情绪,对以往感兴趣的事物失去兴趣,情感反应变得迟钝。人格方面可能发生明显改变,比如原本开朗的人变得孤僻、自私,或者变得暴躁、易怒,行为变得不合常规等。有研究指出大脑额叶、颞叶等区域病变影响情绪和人格相关神经调节环路,导致情绪人格异常3。
2.行为异常:常见徘徊、重复刻板行为,如反复来回走动、反复开关抽屉等。还可能出现睡眠障碍,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节律紊乱等。部分患者会出现饮食异常,如食欲减退或暴饮暴食等情况。
三、不同因素影响下的症状特点及注意事项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增长,老年痴呆的发病风险逐渐升高,老年人出现上述认知和精神症状时需高度警惕。
生活方式与病史因素:有家族痴呆病史的人群发病风险相对较高,若本身存在脑血管疾病、头部外伤等病史,更易诱发或加重老年痴呆相关症状。对于这类人群,应密切关注认知和精神状态变化,早期发现异常及时干预。同时,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度运动等,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症状进展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