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癣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及真菌学检查确诊,非药物治疗需保持足部清洁干燥、避免交叉感染,药物治疗外用抗真菌药按分型选合适剂型且需连续用数周,儿童用温和药、孕妇谨慎用药、糖尿病患者需控血糖,治愈后仍要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复发严重及时就医。
一、脚癣的诊断
脚癣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及真菌学检查确诊。临床表现多为足部出现水疱、脱屑、糜烂、瘙痒等,常见分型有水疱鳞屑型、浸渍糜烂型、角化过度型等。真菌学检查可通过镜检(刮取皮损鳞屑镜下找菌丝或孢子)或培养明确是否存在皮肤癣菌感染。
二、非药物治疗措施
1.保持足部清洁干燥:每天用温水清洗足部,洗净后彻底擦干,尤其是趾间部位。选择透气性好的鞋袜,勤换鞋袜,保持足部干燥环境,抑制皮肤癣菌生长。
2.避免交叉感染:不与他人共用拖鞋、毛巾、脚盆等个人物品,防止将真菌传染给他人或自身其他部位(如手癣)。
三、药物治疗
外用抗真菌药物是脚癣的主要治疗方法,常用药物包括咪唑类(如克霉唑、酮康唑)、丙烯胺类(如特比萘芬)等。需根据脚癣分型选择合适剂型,如水疱鳞屑型可选用霜剂或溶液,浸渍糜烂型先局部湿敷待干燥后再用粉剂或霜剂,角化过度型可选用软膏等。一般需连续用药2-4周,以确保杀灭皮肤深层的真菌,防止复发。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脚癣应优先选择温和、刺激性小的抗真菌药物,避免使用强效激素类药物。用药时需注意避免儿童搔抓导致皮损加重或药物误入口中,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
2.孕妇:孕妇使用抗真菌药需谨慎,应咨询医生后选择相对安全的药物,避免自行用药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3.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合并脚癣时,需积极控制血糖,因为高血糖环境利于真菌生长繁殖,可能加重脚癣病情,甚至引发感染扩散等严重问题,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规范治疗脚癣。
五、脚癣的预防与复发注意
脚癣易复发,治愈后仍需注意保持足部良好卫生习惯,如定期更换鞋袜、避免长时间穿不透气的鞋子等,以降低复发风险。若脚癣反复发作或症状严重,建议及时就医,进一步评估是否存在其他基础疾病影响或需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