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子宫出血可因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引发,青春期因调节机制未熟致卵泡发育异常等,围绝经期因卵巢功能衰退致雌激素波动等,育龄期因精神压力等干扰轴功能;生殖系统器质性病变中子宫肌瘤影响肌层收缩等致子宫异常出血,子宫内膜息肉阻碍收缩等致出血,子宫内膜癌癌组织坏死脱落致不规则出血;全身性疾病里甲状腺功能异常包括甲亢致月经紊乱、甲减致子宫出血,血液系统疾病因凝血障碍致子宫异常出血。
一、内分泌失调因素
1.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
青春期女性:下丘脑对雌激素的正反馈调节机制尚未完全成熟,导致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失调,卵泡发育异常,无排卵或排卵不规律,进而引发功能性子宫出血。
围绝经期女性:卵巢功能逐渐衰退,雌激素分泌波动较大,孕激素分泌不足或缺乏,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引起子宫出血。
育龄期女性:长期精神压力过大、生活不规律等可干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正常功能,导致激素分泌失衡,诱发功能性子宫出血。
二、生殖系统器质性病变
1.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可影响子宫肌层收缩,改变子宫内膜血供,导致子宫内膜面积相对增大,引起子宫异常出血。其中肌壁间肌瘤对月经的影响较为明显,可使月经周期缩短、经量增多、经期延长。
2.子宫内膜息肉
子宫内膜息肉会阻碍子宫收缩,影响内膜修复,导致子宫内膜局部血管丰富且脆弱,易发生破裂出血,表现为经间期出血或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
3.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癌组织生长迅速,血供丰富且脆弱,易发生坏死脱落,从而引起不规则阴道出血,多见于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
三、全身性疾病影响
1.甲状腺功能异常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可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调节,导致月经紊乱,出现月经量减少、周期延长或功能性子宫出血。
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干扰机体代谢及激素平衡,影响子宫内膜的正常生长和脱落,引发子宫出血。
2.血液系统疾病
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等,可影响凝血功能,导致凝血机制障碍,表现为子宫异常出血,且出血不易自行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