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癜的引发因素包括血管方面因皮肤真皮层支持组织变化及遗传导致的老年性紫癜和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血小板方面因长期服药影响或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致的问题,凝血功能因维生素K缺乏或肝病致的异常,还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累及凝血系统引发的情况。
一、血管因素
(一)老年性紫癜
老年人皮肤真皮层内的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及脂肪组织随年龄增长而减少,血管周围支持组织变弱,血管脆性增加,日常轻微外伤(如搔抓、碰撞等)即可致使血管破裂出血,形成紫癜。此情况在长期暴露于日光下的部位更为常见,因日光照射会进一步损伤皮肤血管结构。
(二)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该病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患者血管壁结构存在异常,血管壁变薄且缺乏弹性,易发生破裂出血,从而引发紫癜,其发病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家族中有相关病史的老年人需高度关注。
二、血小板因素
(一)药物影响
老年人常因多种疾病需长期服用药物,部分药物如抗凝剂(华法林等)、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等)可影响血小板的数量或功能,导致血小板凝血功能障碍,进而引发紫癜。例如,长期服用抗凝剂的老年患者,血小板聚集及凝血功能受抑制,易出现皮肤紫癜。
(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老年人群中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发生率相对较高,该病症会影响骨髓中巨核细胞的正常增殖与分化,导致血小板生成减少,血小板数量低于正常范围时,皮肤易出现紫癜等出血表现。
三、凝血功能异常
(一)维生素K缺乏
老年人肠道吸收功能减退,且若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可能影响肠道内合成维生素K的菌群,导致维生素K缺乏,而维生素K是参与凝血因子Ⅱ、Ⅶ、Ⅸ、Ⅹ合成的重要物质,缺乏时会使凝血因子合成障碍,引发紫癜。
(二)肝病相关凝血功能异常
患有肝硬化等肝病的老年人,肝脏合成凝血因子的功能受损,导致凝血因子缺乏,进而影响正常凝血过程,容易出现皮肤紫癜等出血症状。
四、自身免疫性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凝血系统,机体产生的自身抗体攻击自身凝血相关成分,导致凝血功能紊乱,老年患者也可能因该类疾病出现紫癜表现,其发病与自身免疫反应异常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