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脊髓炎具有运动障碍、感觉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特点。运动障碍急性起病,可发展为完全性截瘫,不同年龄表现有差异;感觉障碍有感觉平面及感觉异常,不同年龄感知表述有别;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表现为二便障碍及体温调节障碍,不同年龄管理有差异。
一、运动障碍特点
1.急性起病:多在数小时至数天内发展为完全性截瘫,部分患者起病前1-2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发热、腹泻等病毒感染症状,儿童可能因感染等因素更易迅速出现运动功能改变,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在发病前有类似感冒样表现后很快出现肢体无力。
2.肢体瘫痪:早期常为脊髓休克期,表现为肢体瘫痪、肌张力减低、腱反射消失,病理反射阴性。随着病情进展,肌张力逐渐增高,腱反射亢进,出现病理反射。不同年龄患者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脊髓相对较细,病变影响可能更易迅速导致较明显的运动功能受限,且恢复过程中需关注儿童的生长发育对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二、感觉障碍特点
1.感觉平面:病变节段以下所有感觉丧失,可伴有感觉过敏区及束带感,感觉平面是定位诊断的重要依据,不同年龄患者感觉平面的感知和表述能力不同,儿童可能需要通过更细致的检查来确定感觉平面,如通过轻触觉、痛觉等测试来判断。
2.感觉异常:部分患者在感觉平面以下可出现麻木、刺痛等异常感觉,这与脊髓受损后神经传导异常有关,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无法准确描述感觉异常,但可通过肢体动作等间接表现来推测,如出现对肢体触碰的躲避等异常反应。
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特点
1.二便障碍:早期表现为尿潴留,膀胱无张力,可出现充盈性尿失禁;大便秘结。随着脊髓休克期过去,可能出现反射性膀胱,尿便失禁。不同年龄患者二便障碍的管理有差异,儿童由于泌尿系统和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二便障碍可能对其生长发育产生更明显影响,需要特别关注泌尿系统的清洁和消化系统的调理,避免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
2.体温调节障碍:病变累及脊髓侧角时可出现体温调节障碍,表现为发热,多为低热,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关,儿童体温调节中枢相对不完善,在出现急性脊髓炎时更易受影响,需要密切监测体温变化,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但要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避免不恰当的降温方式对儿童造成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