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评估需详细询问月经等病史、关注突发下腹剧痛等症状体征及超声等辅助检查,治疗分保守(适用于症状轻等)和手术(用于破裂口大等及腹腔镜、开腹术式),特殊人群中妊娠期需综合胎儿孕妇情况,有生育需求者保留生育功能,老年患者全面评估全身状况并沟通选择方案。
一、诊断评估
1.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月经史、既往盆腔手术史及巧克力囊肿病史等,了解症状发生的诱因、时间及进展情况。例如,患者可能有巧克力囊肿病史,此次突发下腹疼痛。
2.症状与体征:患者多表现为突发的下腹剧烈疼痛,可伴有恶心、呕吐,妇科检查可发现附件区压痛、反跳痛,盆腔可能有饱满感等体征。
3.辅助检查:超声检查是重要手段,可发现附件区异常包块以及盆腔积液情况,通过超声能初步判断囊肿破裂及积血等状况;血CA125等肿瘤标志物可辅助参考,但非确诊依据。
二、治疗方式
(一)保守治疗
1.适用情况:适用于症状较轻、生命体征稳定且无明显内出血或内出血较少的患者。
2.具体措施:让患者卧床休息,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体温等)及腹部症状变化。给予止痛等对症处理,同时需严格观察病情变化,若病情有进展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二)手术治疗
1.适用情况:当破裂口较大、内出血较多导致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定,或保守治疗无效时需进行手术。
2.手术方式:
腹腔镜手术:为常用术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通过腹腔镜可清晰观察盆腔情况,清除盆腔内的异位内膜组织及积血,同时修复破裂口。
开腹手术:适用于病情复杂、腹腔镜手术难以完成的情况,如粘连严重等,直接切开腹腔进行相关操作。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妊娠期女性:发生巧克力囊肿破裂时,需综合考虑胎儿情况与孕妇状况。要谨慎评估手术对胎儿的影响,必要时在保障孕妇生命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手术,手术操作需轻柔,尽量减少对子宫及胎儿的刺激。
2.有生育需求的患者:手术时应尽量保留生育功能,在清除病灶的同时,注重对卵巢等生殖器官结构与功能的保护,为后续生育创造有利条件。
3.老年患者:需全面评估其全身状况,包括心肺功能、肝肾功能等。手术风险相对较高时,要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权衡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利弊后选择合适方案,术后加强基础护理与监测,预防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