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瘫有运动发育落后、姿势异常、智力发育有差异、语言发育迟缓、部分合并癫痫、存在感知觉障碍及口面功能障碍等表现且因个体而异,家长发现相关异常应及时带儿童就医评估诊断并给予个性化护理与支持。
一、运动障碍
小儿脑瘫患儿常出现运动发育落后于同龄儿童的情况,大运动及精细运动发育迟缓,如抬头、翻身、坐、爬、站、走等动作的达到时间晚于正常儿童。运动自我控制能力差,严重者双手难以抓握物品,双脚无法行走,部分患儿甚至无法完成翻身、坐起、站立等动作,且难以正常进行咀嚼和吞咽。例如,正常婴儿3个月左右能抬头,而脑瘫婴儿可能4个月仍不能较好抬头。
二、姿势异常
由于肌张力异常,患儿常表现出多种异常姿势。若肌张力增高,可出现角弓反张(头后仰、背过伸)、剪刀步(双下肢内收交叉,行走时呈剪刀状)、尖足(足跟不着地,前脚掌着地)、上肢内收内旋等姿势;若肌张力低下,则可能呈现松软无力的姿势状态。
三、智力障碍
小儿脑瘫患儿的智力情况存在差异,约1/4患儿智力正常,约2/3患儿为轻度或中度智力低下,约1/4患儿为重度智力低下。智力发育落后于同龄正常儿童,在认知、学习等方面表现出明显滞后。
四、语言障碍
较为常见,表现为语言发育迟缓,如开始说话的时间晚于正常儿童,发音不清、口吃等情况也较为多见。部分患儿还可能存在构音障碍,影响语言的清晰表达。
五、癫痫发作
据相关研究,约39%~50%的小儿脑瘫患儿合并癫痫,其中以痉挛型四肢瘫、单肢瘫及偏瘫患儿居多。癫痫发作形式多样,如全身性发作、部分性发作等,对患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及生活质量会产生不利影响。
六、感知觉障碍
部分患儿可出现感知觉障碍,例如视力障碍,表现为斜视、弱视等;听力减退也较为常见,影响患儿对外部信息的接收。
七、口面功能障碍
表现为咀嚼、吞咽困难,口腔闭合不佳等情况,这会影响患儿的营养摄入及正常的口腔功能,进而对其生长发育产生一定影响。
温馨提示:小儿脑瘫的症状表现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家长若发现儿童有上述相关异常表现,应及时带儿童就医进行详细评估诊断,以便早期干预,最大程度改善患儿预后,同时在照顾患儿过程中需注重根据患儿具体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护理与支持,充分考虑患儿年龄特点及个体状况,给予人文关怀与专业照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