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出现色素变化(如新出现色素痣、原有色素痣颜色和大小改变)、形态改变(边界不规则、表面不光滑等)及瘙痒、疼痛等不适时需警惕,有黑色素瘤高危因素人群更应加强皮肤状况监测,出现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做相关检查明确诊断
一、色素变化相关症状
1.新出现的色素痣:正常人群中原本没有的色素痣在短期内出现,这可能是黑色素瘤早期的一个信号。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尤其是有紫外线暴露史的人,如长期户外活动者,更应密切关注皮肤新出现的色素痣。儿童时期过多的紫外线暴露会增加日后患黑色素瘤的风险,所以家长要留意儿童皮肤新出现的异常色素斑块。
2.原有色素痣的改变
颜色改变:色素痣原本颜色均匀,而近期出现颜色不均匀,如在黑色的基础上出现红色、白色、蓝色等多种颜色混杂。研究表明,颜色变化是黑色素瘤早期较为特征性的表现之一。对于女性而言,乳房等部位的色素痣颜色改变需特别警惕,因为这些部位相对隐蔽,容易被忽视。
大小改变:色素痣直径在短期内迅速增大,一般认为直径大于6毫米需引起重视。老年人由于皮肤老化等因素,皮肤病变的观察需要更加细致,一旦发现色素痣大小异常变化,应及时就医。
二、形态改变相关症状
1.边界改变:正常色素痣边界清晰,而黑色素瘤早期的痣边界不规则,可能变得模糊不清,甚至呈锯齿状。在不同生活方式人群中,如长期从事室内工作但偶尔紫外线暴露的人群,也不能放松对皮肤边界不规则痣的警惕。
2.表面改变:色素痣表面不光滑,可能出现粗糙、脱屑、溃疡等情况。对于有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熬夜、免疫力低下的人群,皮肤表面出现异常改变的黑色素瘤风险相对较高,需要更加关注自身皮肤状况。
三、其他相关症状
1.瘙痒、疼痛等不适:部分黑色素瘤早期可能出现痣的瘙痒、疼痛等症状。但需要注意的是,单纯的瘙痒、疼痛不一定就是黑色素瘤,不过如果痣出现不明原因的瘙痒、疼痛且持续不缓解,应提高警惕。对于患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的人群,皮肤感觉可能相对不敏感,更要仔细观察皮肤病变情况,因为糖尿病患者皮肤感染、病变等恢复较慢,若痣出现异常不适更易延误病情。
总之,对于皮肤出现的上述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进行皮肤镜检查、病理活检等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尤其是有黑色素瘤高危因素的人群更要加强对皮肤状况的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