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癜验血是诊断重要手段,血常规可查血小板计数助判血小板相关紫癜、白细胞及分类辅助判断过敏性紫癜,凝血功能检查中凝血酶原时间反映外源性凝血途径功能、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反映内源性凝血途径功能,部分紫癜血沉可能增快,自身免疫性紫癜需查自身抗体,诊断还需结合临床表现等综合判断。
一、血常规检查
1.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常规中血小板计数会明显降低,这是因为血小板生成减少、破坏过多或分布异常等原因导致。例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可低于正常范围(正常参考值100×10/L-300×10/L),通过检测血小板计数能初步提示是否存在血小板相关的紫癜问题。
2.白细胞及分类:过敏性紫癜患者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可能正常或轻度增高,且嗜酸粒细胞比例常可增高,这有助于辅助判断是否为过敏性紫癜,嗜酸粒细胞增高可能与过敏反应相关。
二、凝血功能检查
1.凝血酶原时间(PT):该指标能反映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功能。如果紫癜患者存在凝血功能异常导致的出血表现,PT可能会延长,比如一些凝血因子缺乏相关的紫癜情况,PT会超出正常参考值(正常参考值11-14秒),通过检测PT可以了解凝血功能状态,辅助诊断紫癜是否与凝血异常有关。
2.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反映内源性凝血途径的功能,APTT延长也可能提示紫癜患者存在凝血因子缺乏、循环抗凝物质增多等凝血异常情况,其正常参考值因检测方法不同有所差异,一般在25-35秒左右,超出此范围需进一步评估凝血功能状况。
三、其他相关血液检查
1.血沉:部分紫癜患者血沉可能增快,比如过敏性紫癜活动期时血沉可出现变化,但血沉增快并非紫癜特异性指标,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2.自身抗体检查:对于一些自身免疫性相关的紫癜,可能需要检测自身抗体,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紫癜可能会检测抗核抗体等自身抗体,自身抗体的异常有助于明确是否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的紫癜,但这是针对特定类型紫癜的进一步检查项目。
总之,验血是诊断紫癜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多种血液检查项目的综合分析,能够为紫癜的诊断、分型及病情评估提供关键依据,但紫癜的诊断还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皮肤紫癜特点等综合判断,不能仅依靠血液检查确诊,还需与其他检查手段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