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主要表现为面部表情肌运动功能障碍,包括患侧额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流涎、讲话漏风、味觉障碍、听觉过敏等,不同类型面瘫症状有差异,儿童、成人、性别表现基本相似,生活方式及基础病史会影响面瘫发病及症状表现。
额纹消失:正常情况下,额部有明显的额纹,而面瘫患者患侧额纹会变浅或消失,这是因为面神经支配的额肌功能受到影响,导致肌肉无法正常收缩形成额纹。例如贝尔面瘫患者,多有患侧额纹变浅或消失的表现。
眼裂扩大:患侧眼睑不能正常闭合,眼裂会比健侧明显扩大。这是由于眼轮匝肌麻痹,失去了正常闭合眼睑的功能。比如周围性面瘫时,眼轮匝肌麻痹较为常见,可出现眼裂增大的症状。
鼻唇沟变浅:面部的鼻唇沟是由上唇方肌和颧大肌等肌肉形成的,面瘫患者患侧鼻唇沟会变浅。这是因为这些肌肉受累,导致鼻唇沟区域的肌肉运动异常。
口角下垂:患侧口角会向下歪斜,在微笑或做其他面部动作时,这种口角下垂的表现会更加明显。这是由于口轮匝肌等肌肉瘫痪,口角失去正常的上提等运动功能。
流涎:由于口角下垂,患者可能会出现流涎的情况,食物残渣等容易滞留在患侧齿颊之间。
讲话漏风:在说话时,尤其是发唇齿音等时,会出现漏气的现象,这是因为面部肌肉瘫痪导致口腔闭合不完全。
味觉障碍:部分面瘫患者可能会出现患侧舌前2/3的味觉减退或消失,这与面神经中支配味觉的纤维受累有关。例如,在亨特综合征引起的面瘫中,常可伴有味觉障碍。
听觉过敏:少数面瘫患者会出现患侧听觉过敏,即对声音的感受异常敏感,这是因为面神经中的镫骨肌支受累,导致镫骨肌功能障碍,使患者对声音的传导感知发生变化。
不同类型的面瘫症状表现可能略有差异,如中枢性面瘫一般额纹存在,因为中枢性面瘫是由于对侧皮质核束受损引起,病变对侧眼裂以下面部肌肉瘫痪,而额肌受双侧皮质核束支配,所以额纹保留;周围性面瘫则多为整个患侧面部表情肌瘫痪,包括额纹消失等表现。年龄方面,儿童和成人患面瘫时症状表现基本相似,但儿童可能在发病时因表述不清,需要家长更细致观察其面部表情等变化;性别上一般无明显差异;生活方式方面,长期过度劳累、睡眠不足等可能增加面瘫发病风险,进而影响面瘫症状的出现和表现;有神经系统疾病病史、耳部感染病史等人群发生面瘫的几率相对较高,且症状表现可能因基础病史有所不同。